开放性调整,让材料“激学”,触发幼儿的判断比较

(二)开放性调整,让材料“激学”,触发幼儿的判断比较

开放性调整是指幼儿在操作材料时,通过开放性调整,材料可以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继而触发幼儿的判断比较能力。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投放一成不变、单一的材料使幼儿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动态性的互动,幼儿将无法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开放性材料不止一种用途,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自主创造。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低结构性,而在调整材料时更要进行开放性调整,以引发幼儿自主探索。

大班数活动“量一量”中,提供给幼儿的是绳子,在为幼儿量身高时,教师发现个别幼儿的身高比绳子还高,幼儿就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身高,也无法比较同伴之间的身高。开放性调整:提供给幼儿不同类别的材料,如牛奶盒、积木,幼儿在量身高时,可以选取适宜的材料进行测量,用牛奶盒测量天天的身高比成成的多了一个牛奶盒,这是用相同材料对不同人进行的测量;而天天的身高用牛奶盒测量的数量比用积木测量的数量多,这是用不同材料对相同人进行的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第一次操作,发现由于材料的单一,幼儿不能清晰判断自己的身高,也不能比较同伴之间的身高。经过一次调整,我们投放了适宜的低结构材料,判断比较不同维度的身高测量,可以用不同材料对同一个人进行测量,也可以用相同材料对不同人进行比较。

开放性调整,选取适宜的低结构材料,通过不同维度的测量,进一步触发幼儿的多元判断比较的能力。

教育来源于生活,而低结构材料更适合幼儿操作,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没有局限性,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思维能力、充分的想象力,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而开放性的调整,更能引发幼儿思维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