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动物数独

5 有趣的动物数独

故事时间:2018年12月20日

故事地点:中一班教室

故事作者:周梦洁

故事主人公:木木(男,5岁,中班)

木木对益智类材料非常感兴趣,班级中大部分的益智材料木木都已经反复操作过,在操作中有较强的专注力,积极动脑寻求各种材料的新玩法,遇到困难也能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法。

故事背景:

在主题“在动物园里”的个别化学习中,我们创设了“有趣的动物数独”活动。我们提供给幼儿四个难度从低到高的4×4格的动物方格棋盘(棋盘上原先固定好的动物越多,难度越低;反之,则难度越高)、动物图片若干套、空白4×4格棋盘一个。操作要求:棋盘每一列、每一行的动物都不重复。木木小朋友已经连续两天在个别化学习时选择了这份材料,并且将全部棋盘较快并正确地完成操作。

故事内容:

个别化活动一开始,木木第一时间又选择了动物数独这份材料。你将空白棋盘放在桌上,然后在棋盘上随机放置了几个动物卡片,但都保证了每一列每一行没有重复的动物。接着你开始进行推断空白部分的动物卡片,不到5分钟,你就把剩下空白的部分都填满了。“老师!我完成得快吗?每一行每一列都没有重复的动物哦!”你自信地说道。我看了一下棋盘,回答道:“完全正确!你比昨天更快地完成了!”

你把棋盘放回桌上,又把另外4块动物方格棋盘(棋盘上原先有固定好的动物)拿出来,看了一块棋盘又放下,再拿另一块看了看,再次放下。所有棋盘都看了一遍,就是没有继续操作,反倒把所有棋盘叠放整齐。

正当我以为你要结束这次操作时,你突然转过脑袋看着我说:“周老师,我觉得四个格子太简单了,上次那个‘动物找一找’是5个格子,我能玩那块板吗?”我说:“当然可以啦!”你又问:“那老师你还有别的动物吗?”我回答:“我这里没有多准备材料,你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吗?”“那我去找找!”过了3分钟,你找了班级一圈,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于是又问我:“老师,找不到动物。”“你看看教室里有没有什么材料可以帮你得到小动物?”你想了想,说:“那要不我自己去画动物吧!”

于是你跑到了美工区,用记号笔在铅画纸上画了一只小小的兔子,然后把它剪成了和其他动物卡片大小类似的方形,并放置在了“动物找一找”材料的五宫格上,开始摆放第一列的动物。完成了第一行的5个小动物时,开始摆放第二行,发现小兔子数量不够。于是你再次跑到美工区继续画起了小兔子。看我正在边上,问我:“老师,我要画几只啊?”我说:“你可以去观察一下之前的四宫格上每种动物有几只,再想想你的五宫格可能需要几只兔子呢?”你看了下刚完成的4×4格的棋盘上,嘴里嘀咕着:“小马有4只,小象4只,斑马4只,孔雀也是4只。”转头对我说:“周老师,我要画5只兔子,那刚刚已经画了2只了,只要再画3只就够了!”你画完了5只小兔子后,继续完成5×5格的棋盘。当所有棋盘上的动物都被填满后,你兴奋地对我说:“周老师!快看!5格的我也可以完成!”

图1

图2

图3

回顾分析: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始后,你第一时间找到了“有趣的动物数独”这份自己感兴趣的操作材料,并且熟练地摆放、操作,能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可见你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

当你发现4格的材料太简单时,你能主动想要挑战更难的材料,并能想到以前玩过的其他材料的底板是5格,可以拿来操作。可见你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并大胆尝试新的玩法。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当你发现材料中少一种动物时,你能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在老师的提醒下,积极动手动脑,用前书写的方法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可见你遇到困难不放弃,愿意想办法继续尝试,善于坚持。

在整个活动中,你始终保持着很强的专注性。你还能对自己的计划和做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分析,发现自己还需要做几只小兔子,可见你做事有一定的条理性。

下一步计划:

个别化学习后你能否与同伴分享今天的新玩法,将你找到的规律说给大家听一听呢?我也会继续提供更高难度的动物数独,例如:6×6格或7×7格的棋盘(每种依旧会提供不同难度的棋盘),期待你再次来接受新的挑战!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你的爸爸妈妈分享你今天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让他们也为你的优秀表现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