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二:巧妙引导,初尝甘味

实录二:巧妙引导,初尝甘味

深刻反思后,教师做了一些改变,希望能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展了“逻辑高”逻辑思维课程训练第三阶段《小猴子西西》中的一节活动《猜猜我在做什么》,活动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并运用动作与活动之间的关联性。

图卡上有游乐场里的一些设施,我先问孩子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哪些是你最喜欢的?”一提到游乐场,孩子们一下炸开了锅,抢着交流自己去游乐场开心的事情。看到孩子们有了兴趣,我出示了图卡,这时语言能力较强的铭铭率先充当起教师的角色:“看,有滑滑梯,我最喜欢玩滑滑梯了!”“还有沙子呢,我们幼儿园也有沙水池的,我最最喜欢!”晨晨赶紧插话,唯恐别人抢了先机,他们一开口,其他孩子们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看到孩子们有了讨论兴趣,我很开心。但是这节活动重点不是讨论游乐场,而是依据猴子西西的动作猜出它在做什么,于是,我轻轻地说了句:“不止你们喜欢游乐场,小猴子西西也去了游乐场哦!”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又拉回到图卡上,他们发现了西西的不同的动作,理解到要帮西西玩不同的游戏设施。理解题意后,孩子们很快就操作起来,就这样,一节讨论氛围浓烈又兴趣高涨的活动结束了。

图3

图4

这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适当的言语引导给幼儿留下广阔思考的空间,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发散性思维,给予孩子们言语表达的机会,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因此,教师一开始的引导大大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有了讨论的热烈氛围,后来教师的一句话把孩子们的讨论重点又拉回到图卡上。有了前面讨论的经验基础,孩子们很快专注到题意中,既保护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好奇心,又提高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有几个孩子还跃跃欲试地做滑滑梯、荡秋千的动作,又给了教师一个灵感,可以再增加一些游戏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