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绘本,知排序
2025年10月13日
(二)借绘本,知排序
对幼儿而言,排序也是一种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幼儿虽然在感官上对物体的区别有所认知,能够看出物体的不同,但是他们在思维上还没有明确的排序概念,不知道按照怎样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排序。教师可借助绘本教学引导幼儿锻炼排序能力,这同样也是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关于排序方面的绘本,在故事背景下,引导幼儿掌握物体从大到小、从长到短、从高到低等排列顺序。《让谁先吃好呢》就是一本关于排序的绘本,书中讲述为了吃到又大又红的桃子,长颈鹿、猴子、犀牛、兔子、毛毛虫等动物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了各种方式排序的故事,帮助幼儿感知长短、高矮、轻重等概念,引导幼儿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序。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进行排序,比如排队的时候按照个子高矮排序,将教室里的玩具按照大小进行排序等,从而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绘本《嘟嘟睡不着》则带领幼儿探索了按规律排序的奥秘。嘟嘟在散步的途中,帮助蜘蛛阿姨缝拼布,了解了拼布上图案的排列规律;他又遇到了跳绳的小鼹鼠们,在给他们唱歌的时候,了解到了歌词的节奏规律;在与小麻雀一起做体操的时候,了解了动作重复出现的规律。绘本从视觉规律、听觉规律、动作规律三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了解规律。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是按照一定规律重复的,如信号灯的变换、时间的流逝、季节的更替等都是如此。此外,浴室的瓷砖、壁纸的花纹、音乐的节奏等,所有按照一定规律反复出现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寻找规律”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