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者的角色,帮助幼儿深入探索与思考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认知经验不足以及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等,在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停滞不前、无法继续进行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作为活动的推进者,帮助幼儿推动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深入地探索与发现。
在开展思维小游戏“转起来”时,我们借助了幼儿园的木质积木,有长方形的,有圆柱形的,有半圆形的等各种形状,让幼儿尝试转动不同形状的积木,通过感知,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哪种容易转起来、哪种不容易转起来,同时感知积木转动速度与积木形状之间的关系。活动中,俊俊执着地一直拿着一块半圆形的积木转动,试图让它转起来,但是由于他是将半圆形直线的一边着地,所以无法转动。此时教师走过来轻轻地对俊俊说:“俊俊,你试试用不同的方法放在地上。”于是俊俊将半圆形积木有弧度的一面放在地上转积木,积木就转起来了。看到俊俊转动的是同一块积木,于是教师问俊俊:“俊俊,你能找到比它转起来更快的积木吗?其他形状的积木你也去试一试。”俊俊看到旁边的心怡用了圆形的积木,于是也去拿了块圆形的积木,这下俊俊一下子激动地叫起来:“老师,我找到了。”
当俊俊执着于一种方法、一种形状积木的转动时,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下俊俊找到了让半圆形积木转起来的方法,而且通过尝试让不同形状积木转起来,比较发现了不同形状积木转动的速度不一样。教师的提问推动了俊俊进一步探索和发现,并对自己的探索发现进行比较,得出了结论。
图5
图6
图7
我们在开展思维小游戏的时候,发现思维小游戏不仅材料简单、方便、随手可取,而且空间限制较小,在材料和空间上都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同时经过教师的有效指导,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幼儿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交互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不仅体验快乐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同时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交往能力等,通过游戏中的感知与感受,尝试进行比较、判断、分析等逻辑思维活动,促进幼儿逻辑思维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作为游戏的一种形式,思维小游戏在促进幼儿逻辑思维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大背景下,思维小游戏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和研究幼儿思维小游戏的内容与实施,将有价值的思维小游戏整理成册并加以推广,让更多的幼儿在思维小游戏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1]本文作者:倪莉莉,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