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朗诵,促发理解
2025年10月13日
(三)节奏朗诵,促发理解
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歌词按照节奏进行朗诵,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幼儿记忆、分析和理解歌词起到重要作用。活动中选择使用的儿歌的歌词内容要形象鲜明而且符合儿童特征,如动物、植物、大自然的描写等,文字内容体现出生动有趣的意味,歌词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幼儿通过这些记忆与再现完成对事物逻辑关系的理解。音乐活动“秋天”,歌曲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根据对歌词的记忆、对音乐旋律的分析,幼儿可以练习节奏,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给幼儿不同的打击乐器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还有简单易懂的节奏图谱,图谱中可以用生动形象的绿叶作节拍。大叶子是一拍,两个小叶子是一拍,两个小叶子敲节奏要快一点,大叶子敲节奏可以稍微慢一点。这种节奏练习的游戏可以请两个孩子合作,也可以小组形式来进行。孩子们在击打节奏的过程中不但要记忆歌词,还要对大叶子与小叶子所代表的节拍进行分析,既可以享受到击打乐器带来的乐趣,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节奏朗诵练习不仅能帮助幼儿逐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的节奏感,而且能促进幼儿对音乐中的力度、音高的思考和理解,同时对歌曲有了记忆再现,提高了幼儿对歌曲的兴趣,还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对音乐要素的视觉和动觉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