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小班数活动“棉花糖”活动方案[1]

活动一:小班数活动“棉花糖”活动方案 [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虽然积累了初步的点数经验,但一旦物体的数量增多或者呈不规则排列时,幼儿就容易出现漏数、跳数、重复数等现象,部分幼儿还会出现手口不一致、说不出总数等问题。

数数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而且需要不断在生活中实践练习。如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主动、乐于数数是我所思考的。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扮演小班幼儿喜爱的“棉花糖”角色,创设“棉花糖抱一抱”“棉花糖装一装”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幼儿反复数数、积累数数经验。幼儿在“数人”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把自己漏数的现象,因此引导幼儿说说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能数正确,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有挑战性的,也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游戏情境,在幼儿数数、教师梳理的过程中提高小班幼儿数数的兴趣与能力。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设计了本次小班数活动。

【逻辑思维元素】

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棉花糖的数量);数量的比较(两个瓶子中棉花糖的数量比多少)。

【活动目标】在游戏情境中,尝试5以内的数数并说出总数,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自制“瓶子”。

【活动重难点】能正确点数说出5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过程】

(一)棉花糖抱一抱

导入:小朋友你们吃过棉花糖吗?(出示图片)棉花糖吃起来怎么样?

小结:棉花糖吃起来甜甜的、黏黏的。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做棉花糖宝宝吧!(幼儿跟教师学做棉花糖)

1.2颗棉花糖抱一抱

提问:你们看,这颗棉花糖有什么颜色在一起?

师:棉花糖宝宝们,你们也去找颗棉花糖朋友抱一抱好吗?儿歌停了,棉花糖宝宝抱一起不动了。

幼儿尝试2颗棉花糖宝宝抱一起。

小结:你们真棒,用眼睛一看就能找到一颗棉花糖宝宝抱一起。

2.3颗棉花糖抱一抱

提问:这颗棉花糖有什么不一样?

师:这次棉花糖宝宝要3颗抱一起,你们会吗?儿歌停了,数一数是不是3颗棉花糖抱一起。

幼儿尝试3颗棉花糖抱一起。

提问:你们是几颗棉花糖抱一起?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数棉花糖的时候要点一个数一下、点一个数一下,自己和别人都要数,这样就能找对朋友了。

3.4颗棉花糖抱一抱

提问:刚才几颗棉花糖宝宝抱一起?比3多的还可能是几?

幼儿尝试4颗棉花糖宝宝抱一起。

提问:你们怎么知道是4颗棉花糖宝宝?

小结:数棉花糖的时候要看清楚,不多数也不少数,把每颗棉花糖都数进去就能数对了。

(二)棉花糖装一装

(教师出示瓶子)

导入:这里有很多瓶子,你发现这些瓶子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1.第一次游戏

师:棉花糖要装进瓶子里才能卖出去,千万不能掉地上哦!

幼儿自主“装瓶数数”。

提问:你们的瓶子装了几颗棉花糖?请你数一数。

小结:大的瓶子可以多装一些棉花糖宝宝,小的瓶子可以少装一些棉花糖宝宝。

2.第二次游戏

师:请你再找个瓶子装一装,装好了还要数一数,你们的瓶子里装了几颗棉花糖?

幼儿再次尝试“装瓶数数”。

提问:哪个瓶子里装的棉花糖宝宝最多?有几颗?哪个最少?有几颗?

小结:我们用数一数的方法就能知道哪个瓶子装的棉花糖最多,哪个瓶子装的最少。

延伸活动:

(出示棉花糖)你们看!棉花糖宝宝都装到我的瓶子里了,我们带到班级里去看一看、尝一尝!

个别化学习活动

活动名称:装棉花糖

活动材料:

糖罐底板2块;彩色棉花糖图片若干;骰子3个(与棉花糖颜色对应颜色的骰子、点数骰子、数字骰子);废旧饼干盒。

活动玩法:

玩法一:

1人或2人游戏,轮流掷数字或点数骰子,按照骰子所示的数量取相应数量的棉花糖放进糖罐,棉花糖取完,数一数装了几颗棉花糖;比比谁的糖果多、谁的糖果少。

玩法二:

1人或2人游戏,轮流同时掷2个骰子(与棉花糖颜色对应颜色的骰子和数字骰子或点数骰子),按照骰子所示的颜色和数量取相应数量的棉花糖放进糖罐,棉花糖取完,数一数、比一比。

观察重点:

1.与同伴共同游戏中是否有轮流的意识等。

2.关注幼儿数学经验的水平。

数概念:按数取物、口手一致点数、说出总数等。

逻辑关系与分类:能根据棉花糖的颜色或形状特征进行匹配。

提示:

比较糖果的过程中,由于数量可能会超过幼儿能够数清的范围,教师可引导幼儿使用一一对应,或者颜色分类的方法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