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投放要基于幼儿表现

二、材料投放要基于幼儿表现

材料的投放源于幼儿的发展需要,最终作用于幼儿的发展,这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幼儿、手中有材料。在第一次的操作中,教师发现幼儿对材料中的包装盒感兴趣,而包装盒中的空格子的形状和数量是一个隐性的目标,可以给予幼儿操作的一个任务,而孩子们对任务的完成有了一些意识。于是教师就提供了任务卡,任务卡上有更丰富的操作任务,提升和丰富了幼儿的操作经验。而在前两个阶段的幼儿操作中,教师发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缺乏,幼儿都只关注包装盒,而缺乏对材料的创意使用和替代,于是教师提供了纸笔等低结构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索,提高幼儿的表征水平。我们在看到幼儿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我们投放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当这种矛盾发生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材料,丰富幼儿的体验经验,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总之,我们应该基于幼儿的表现,运用多种投放方式,创设多方位的教育环境,使个别化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

【注释】

[1]本文作者:贺乐,一级教师,同凯幼儿园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