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游,我们是这样玩的

1 桌游,我们是这样玩的

故事时间:2019年4月

故事地点:班级

故事作者:上海市金山区同凯幼儿园 张铭渊

故事主人公:玥玥(大班)

故事背景:

诞生于1992年的“德国心脏病”是一款以水果为背景题材的欢乐反应类游戏,也是众多反应类游戏的鼻祖。游戏的玩法是,幼儿轮流出卡牌,观察并计算桌面上所有卡牌水果的数量,当某单一水果数量为5时,抢拍铃铛并说出该水果名字的幼儿获胜。只有反应最快、算得最准的幼儿,才能获得游戏的胜利。该活动考验的是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数运算能力。

故事内容:

镜头一:分一分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阿泽和玥玥两人直奔“德国心脏病”的桌游活动。玥玥:“我会分牌,我来分吧。”玥玥边说边把牌拿到手里,只见玥玥把牌分成了两堆,放在桌子上,然后弯着腰,瞄两堆牌厚薄是否一样,一边瞄一边从厚的那堆牌中分一些给薄的,当两堆牌厚薄差不多时,玥玥说:“你看,这样我们就分好了,我们可以玩了。”

阿泽听了马上弯下腰,靠着桌子眯着眼睛看两堆牌,“不对,你看,你这边的牌好像比我多一点,我这边少,不公平。”阿泽不服气地说。玥玥看了看噘着嘴说道:“不是差不多吗,那你说怎么办?”“你再给我一点。”说着阿泽就从玥玥那儿拿了几张牌,“你不能拿这么多,现在你比我多了。我换一种方法,我记得我爸爸他们玩牌是你一张我一张这样发的!”

阿泽点头同意,只见玥玥把两堆牌全部合到一起,然后你一张我一张地发,直到最后发现多了一张牌,阿泽马上说“多的这张牌给你吧!我是男孩子,我让你。”“好的,这次我多拿一张,下一轮你多拿一张,这样就公平了。”玥玥高兴地说。

回顾分析:

玥玥,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够想到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刚开始你用了目测的方法分牌,当阿泽表示并不公平时,你又想到了看到爸爸打牌时分牌的好方法,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在活动中,你想到了你一张我一张“等分”的方法来操作,这样两边分的牌就一样多了。你能模仿学习他人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活动中解决问题,你真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孩子。

在活动中,老师发现,当你的方法受到同伴的怀疑时,你能够与同伴协商解决问题,说明你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有着很不错的人际交往能力。

下一步计划:

继续观察玥玥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遇到问题后她还会想到好方法吗?她在反应速度和数运算方面的能力怎么样呢?

镜头二:想一想

游戏开始了,两人一起喊着:“1、2、3翻。”一起把手中的牌翻出来,玥玥马上拍铃,并指着两张卡牌上的5个香蕉说:“5个香蕉。”然后把桌上的两张牌收到自己的手中。

两人继续游戏,“1、2、3翻”。这次玥玥翻出了一张猴子牌。两个人看着这张猴子牌愣住了,没人拍铃,阿泽嘟囔着说:“这个猴子是干吗的?”“我也不知道,要不我们问问老师吧!”说着,玥玥抬头问我:“老师,这张牌是干吗用的?”我反问他们:“你们觉得这个牌可以怎么玩?”玥玥说:“我们的手上都是水果牌,猴子喜欢吃香蕉,翻到的牌中如果又有猴子,又有香蕉才可以按铃,可以吗?”“可以!”阿泽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又继续开始游戏。

回顾分析:

玥玥,老师发现你的专注力非常不错,在活动中,你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注意力,和阿泽一直在玩“德国心脏病”的游戏。你的反应速度很快,当看到新翻出的两张卡牌时,会马上进行归类和数运算,算出两张牌上正好有5个香蕉。看来,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发展得很不错。

当看到新的猴子卡牌时,你会主动向老师提问,当老师把问题抛回给你们时,你愿意积极动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想出了关于这张猴子卡牌的新玩法。

下一步计划:

在分享的时候,邀请玥玥向其他小朋友们介绍今天想出的分牌好方法以及新的猴子卡牌的玩法。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前来共同玩“德国心脏病”,并且鼓励小朋友们尝试思考,还有哪些新玩法和大家分享。

表扬玥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专注性和创造性,希望其他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时也能像玥玥一样保持专注性,大胆发挥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