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三:分树木,按共有特征交集分类

实录三:分树木,按共有特征交集分类

在散步回去的路上,孩子们偶然发现桑树已经开花了,有的还出现了绿绿的果实,这时何尝不是一个分类的好时机呢?我说道:“孩子们,你们看桑树已经开花了。”“是啊,张老师,它还结出了绿绿的果子呢,等它们都变成深紫色时你就可以带我们来摘了。”墩墩马上说道。“那张老师还给你们摘过什么果子呢?”“开学不久你带着我们一起采了石榴,我还记得呢!”一一回答道。“没错,我们还一起品尝了石榴,可真甜。”“那张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幼儿园的树都会开花、结果吗?”“不是不是,山茶花树就只有山茶花,它没有果子的。”一旁的浩浩急忙回答。“那我们回班级把我们幼儿园的树再去分分类好吗?”

回到班级后,我准备了两个呼啦圈和幼儿园树木的图片。一个圈是开花的树,一个圈是结果的树。“老师,刚刚说的桑树应该放在哪里呀,这两个圈都可以放啊!”琳琳疑惑地看着我。于是,我把两个圈重叠了一部分。“没错,就是放在这两个圈中间,它既可以放开花的也可以放结果的。”最后,孩子们发现桑树、石榴树、桃树、枇杷树,都放在了集合中。

大班幼儿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强,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对已经是同一类的事物再次进行分类,这时就出现了交集分类的方法。然而,脱离实际的交集分类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他们难以单纯靠想象理解其中的抽象关系,需要联系生活情境和问题背景。幼儿园的树木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事物,教师联系实际生活,让幼儿在分类中感知和思考既开花又结果的树应该放在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