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逻辑思维小游戏设计方案
游戏名称:最佳组合
所需材料:户外活动场地。
玩法提示:幼儿各自分散站好,注意听口令。当发令者说“两双手!”时,幼儿就要去找同伴的手,和自己的加在一起,变成两双手;当发令者说“时间到”时,没有完成口令任务的幼儿即被淘汰。在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之后,教师可增加难度,例如五个头、六对脚、20根手指等。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和计数的能力,了解双、个、对等量词的具体含义。
2.引导幼儿在一定的场地范围内游戏并注意走、跑、组合时的安全,避免相互碰撞。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游戏名称:影子有多长
所需材料:南面操场、纸盒、绳子、积木等。
玩法提示:
1.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借助不同的工具量量同伴的影子,看看同伴的影子需要多少纸盒或需要多少积木。
2.两人合作,使用同一种工具测量对方的影子,比一比谁的影子长。
3.在操场上找一个物体的影子,使用不同的材料对其影子进行测量,把自己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分享。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选择哪些工具测量,并且对“首尾相接”测量方法的把握。
2.观察幼儿如何记录不同的测量结果。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游戏名称:图形拼拼乐
所需材料:三角形KT板、室外操场。
玩法提示:幼儿利用材料进行图形组合,可以合作对图形进行创意拼搭。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在摆弄图形的过程中如何拼搭出立体造型。
2.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有合作行为。
安全贴士:提醒幼儿注意三角形KT板的角,避免误伤。
图47
图48
图49
图50
游戏名称:小侦探
所需材料:幼儿的生活用品。
玩法提示:
1.全体幼儿穿戴好各自的随身物品(如帽子、围巾等)自由站立在圆圈内,并选出一名幼儿扮演侦探。
2.侦探在观察好同伴的服饰特征后,暂时离开圆圈区域。
3.2—3名幼儿交换好随身物品或服饰后请侦探来纠错,说说谁少了随身物品或谁的衣服不见了等。
4.游戏可多次进行。
观察要点:幼儿对于同伴特征的观察情况,能否找出有变化的幼儿。
图51
图52
图53
图54
游戏名称:分辨声音
所需材料:小铃、眼罩。
玩法提示:
1.一个幼儿眼睛蒙上。请另一个幼儿在房间内的不同位置发出声音。被蒙上眼睛的幼儿猜出是谁的声音,猜猜声音从哪些方向传来,用方位词说出来。
2.幼儿蒙上眼睛听小铃敲击的声音,说出小铃的方向和敲了几声。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能否根据声音猜出是谁的声音。
2.观察幼儿能否通过声音来判断数量。
安全贴士:确保游戏空间没有任何障碍物,以免撞倒。
图55
图56
图57
图58
游戏名称:你做我猜
所需材料:生活中常见物品(书包、杯子、足球、椅子等)的图片。
玩法提示:
1.全体幼儿坐在椅子上,并选出一名幼儿看图做动作(把图片上的物品用动作表现出来),其余幼儿来猜测他呈现的物品名称。
2.在猜测的过程中,做动作的幼儿不能说出物品的名称。
3.猜对的幼儿可与之前表演的幼儿交换位置,成为下一轮游戏的表演者。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能否根据图片信息,尝试用肢体动作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2.观察幼儿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快乐。
安全贴士:幼儿在全部猜对图片上的物品后,可让幼儿自由发挥,物品可由表演者自己决定。
图59
图60
图61
图62
游戏名称:接着往下排
所需材料:四色牌1—10。
玩法提示:两人游戏,每人手持相等数量的牌,先商定规则,如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单数排、双数排等,一人先抽取一张牌,两人依次往下排,排错的人不得牌,谁的牌多为胜。
观察要点:幼儿对数量大小的理解。
图63
图64
游戏名称:瓷砖设计师
图65
图66
图67
图68
所需材料:背面不同花色的扑克牌若干。
玩法提示:
1.观察瓷砖的规律,试一试接着贴一贴。
2.幼儿自己设计瓷砖,说说用了什么规律。
观察要点:幼儿对规律的理解,能否创造性地贴瓷砖。
游戏名称:抽乌龟
所需材料:1—10的红桃和黑桃牌,共20张。
玩法提示:抽出一张放在旁边,不能看,此牌即为乌龟。幼儿轮流取牌。牌全部取完后,轮流从对方手中抽一张牌,数一数抽到的牌是几点,从自己的牌中找出同点数的牌进行配对,并取出放在桌上。若找不到配对的牌,则吃进。最后谁手中的牌先配对完为赢。输者手中剩下的牌则是与乌龟配对的牌。
观察要点: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并进行正确配对。
图69
游戏名称:凑数
所需材料:红桃、黑桃1—9数字。
玩法提示:两人游戏,每人手持一种花色1—9的牌,商议确定一个数字如8,两人轮流出牌,凑成8,比一比谁凑得又快又对。
观察要点:幼儿对组成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