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二:第一次调整——凸显互动

实录二:第一次调整——凸显互动

本次活动目标是让幼儿“通过理解信息内容,寻找鼠小姐的家”,如何让游戏的设计更具有挑战性,鼓励幼儿积极地思考,从而达到活动的目标呢?

首先,我们设想将鼠先生的“问路”部分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见表2),除了让幼儿用语言分清(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空间方位,我们还尝试设计让幼儿用肢体一起参与分辨空间方位,利用已有的知识点“标识”,一起走一走、动一动,巩固对空间方位的认知。

其次,我们将最后的游戏环节设计成了具有挑战性的“找礼物”环节(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线索,结伴寻找礼物)。该游戏贯穿全程,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空间方位的认知,同时身体得到放松,思维变得发散,在获得发展的同时得到愉悦。

表2 中班教学活动“问路”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调整了原有的PPT课件,在路线上新增了标识物,例如禁止通行、小桥、红绿灯等。这些标识物作为说清方向的参照物,例如“经过红绿灯拐弯”“跨过小桥”“在两座房子的中间走过”等,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空间方位。同时,在第三部分游戏环节,我们设计了“找礼物”的游戏,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寻找礼物。有的礼物在桌面的下面;有的礼物藏在第三个抽屉里面;有的礼物要通过与教师交流找到线索才能发现。通过图示的提醒,幼儿能区分里外、上下、旁边等空间方位。

调整后的活动在幼儿亲身体验与幼儿互动上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进,但还是存在些许不足,如:教师可以以多种形式提问,唤起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孩子们多说、多做。在学习方位时,可以动静结合,以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体验,开展游戏。并且,在活动中,孩子的体验可以更多,能让孩子操作和体验的地方,都可以试着让他们尝试。比如第二环节中,有小动物说“笔直往前走”,教师就可以请个别或者部分幼儿站起来试一试。同时,在“找礼物”环节,幼儿只注重“找”的过程,忽视了“说”的表述,教师应加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