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逻辑性

(一)关注生活逻辑性

很多教师认为生活活动不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吗?的确如此,但如果教师能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在幼儿洗手、用餐、午睡等“微生活”中处处凸显着生活的逻辑性。如果教师能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观察、比较、思考,激活幼儿的逻辑思维,定能助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要让小班幼儿掌握洗手步骤,对教师来说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情。教师们想尽办法,也会在盥洗室的洗手盆前粘贴洗手步骤的提示标识。很多幼儿在园时确实会边看边洗手,可是当幼儿离开幼儿园,或外出或回家后他们是否还能正确洗手呢?其实洗手步骤就是洗手的一个顺序,是一种生活逻辑。教师们可以把步骤图片(1.卷起小袖子;2.湿湿小手手;3.摸摸小香皂;4.搓搓手心背;5.冲冲小手手;6.关紧水龙头)打印出来,投放于区域之中,引导幼儿去给“洗手”图片排排队。由于“洗手”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幼儿在排序的过程中能结合自身的实践去回忆、去思考,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与掌握“洗手”的步骤。这样的过程既是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思维过程,更是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有效途径。其实幼儿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生活小环节,教师只要用心梳理,就可以帮助幼儿去感知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有序性,从而引导幼儿去发现过程中的规律,逐步培养幼儿合理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