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八:大班数活动“扎鲜花”活动方案[8]
【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相互出题做简单的数学计算游戏,将数的组成作为加减运算的工具与基础。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扎鲜花”的教学活动,借助数的组合和口述的“订单”情景,促进幼儿抽象数运算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算的抽象思维水平。
数的“分解与组合”是大班阶段幼儿积累的一个认知点,通常幼儿能迅速并流利背出10以内数的组合与分解方法,但是对于每个数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基于以上思考,“扎鲜花”运用游戏的方式,旨在通过订单的变化,引发幼儿思考“该怎么组合才能完成订单”等问题,开展讨论并实践,促使幼儿运用已经积累的经验,解决游戏中“订单”出现的问题,让幼儿在“扎鲜花”的过程中,获得智慧,体验快乐。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基于操作、问题情境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有效地增强幼儿在概念水平上对数运算的理解,并进一步促进幼儿灵活运用加减法。
【逻辑思维元素】
数的组成(在不同组合的扎花过程中感知10以内的组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数的分解与组合、目测数群)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2.理解订单的要求,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能根据订单要求扎出不同的花束。
【活动准备】花的图示、8个圈、2筛子、标示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花店
1.孩子们,今天杜老师想开一家花店,我来做老板,你们做我的鲜花。
2.我的花店刚开张,今天只卖两种花(玫瑰花、百合花)。
3.你们想做什么花?
4.追问:可是我分不清鲜花的种类,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又快、又准确地区分吗?(按照男生、女生的方法分类)
5.介绍花店中花的价格:玫瑰花1元钱、百合花2元钱。
※(教学提示:帮助幼儿梳理花的种类与价格,用最快、最方便的方法区分自己是什么种类的花,为接下来的游戏埋下伏笔。)
(二)我们的订单
第一批订单
过渡语:孩子们,你们记住自己是什么花了吗?你们的花多少钱?……记住了,我们的花店开张了!
订单要求:用2朵花扎成一束花。
追问:你是什么花扎成的一束花?价格多少?还有其他的方法?
(邀请4名幼儿,其余幼儿对游戏结果进行验证。)
小结:原来这批订单中的一束花,既可以是2朵玫瑰花,也可以是2朵百合花,还可以是1朵玫瑰、1朵百合花。虽然同样数量的花朵,但因为花的种类不同,所以价格也不同。
※(教学提示:这个环节是试玩游戏,参与游戏的人数不宜过多,主要为了给所有幼儿做示范,一部分幼儿参与游戏,一部分幼儿进行核对。因此订单没有过多的要求,可有多种方式组成。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种类扎成一束花帮助幼儿拓展思路、了解游戏规则为接下去的游戏做铺垫。)
第二批订单
过渡语:我们完成了一束只有2朵花的订单,顾客非常满意,又给我们追加了第二批。
订单要求:用2个品种4朵花,扎出一束花。
提问:你们这束花由哪些花组成?价格是多少?
追问:为什么花的数量相同,但价格却不同呢?
小结:不一样的组合,凑出来的价格就不同。
※(教学提示:教师用语言描述订单时语速要慢,口齿清楚同时可以配上手势,帮助幼儿理解;提出订单要求后,要给幼儿留有思考的空间,不要急于让幼儿参与游戏,同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组合的方法,对于幼儿不同的想法,教师给予肯定,如果幼儿没有想到或者有争议,大家可一起商讨。)
第三、第四批订单
过渡语:因为我们订单完成得又快又好,所以花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多。瞧,第三批订单、第四批订单也来了。
第三批订单要求:用3朵花扎成5元的一束的鲜花。
第四批订单要求:随机扎花,利用2个骰子进行随意拼扎。
(骰子1:数量 骰子2:价格)
追问:你们的这束花又快又好,你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听清楚要求,我们才可以扎得更快、更好。
※[教学提示:此环节教师运用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巩固学习。理解数的组合与分解,随机的掷骰子对幼儿有挑战(目测、心算等),因此当骰子随机扔完后,教师必须留有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并有意识地让幼儿先说一说他们对数字的含义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跟进。]
【活动延伸】
师: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四批订单,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顾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扎更大的花束,你们信吗?好!我把订单放在区角游戏中,你们自己去试试。
个别化学习活动
活动名称:鲜花店
活动材料:
(1)骰子2个(价格、数量)。
(2)2种鲜花图片若干。
(3)插花花盆。
(4)笔。
(5)记录纸、任务卡。
活动玩法:
玩法一:根据任务卡中的数字和鲜花种类进行捆扎鲜花。
玩法二:根据骰子上的数量进行捆扎鲜花,并计算出价格。
玩法三:根据掷骰子上的价格进行随机扎花,比较鲜花的数量及种类。
玩法四:根据投掷骰子上的价格、数量进行捆扎鲜花并进行记录。
观察重点:
1.幼儿能否看懂任务卡并有目的地完成任务。
2.理解数的组合与分解,幼儿能对随机掷骰子进行目测、心算其数量和价格。
提示:
教师还可关注幼儿有哪些创造性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