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现趣味性
2025年10月13日
(一)体现趣味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园基本的活动形式,因此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生活中的事物,离不开幼儿生活的场景,更离不开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开展。有趣味的游戏形式是引起幼儿参与兴趣、激发幼儿思维、促进幼儿感受活动乐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幼儿生活中每天都有一个微环节——点名。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各种激发幼儿思维的点名小游戏。小班幼儿对动物很感兴趣,可以开展“学小动物叫声”的游戏。当教师叫到幼儿名字时,幼儿可以学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应答,这就要求幼儿对“动物”这一概念有认识与理解,再去思考某一动物与叫声的匹配。这样的点名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点名的兴趣,更能激发幼儿思考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叫声回应教师,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倾听到不同的动物叫声,随机渗透了幼儿对动物叫声的认识。中班可开展“开火车”的点名游戏,从1号幼儿开始报数到最后学号,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学会倾听、回应,学习唱数。“开火车”报数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发幼儿思考:“今天的火车断了几次?断在哪个数字处?”“缺了几个小朋友?”教师的提问可引导幼儿去关注和思考唱数的过程,帮助幼儿回忆和梳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使幼儿学会倾听、学会关注、学会思考。大班幼儿则可以请“小老师”进行点名,也可按分小组的方式进行点名,通过值日生关注组内幼儿的来园情况进行汇报并最后汇总。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在汇总的过程中,对来园幼儿和未来园幼儿进行计数。由此看出在点名这样的“微环节”中,教师要挖掘逻辑思维的元素,运用有趣的游戏、有效的方法组织开展,不仅能使原本单一、枯燥的点名环节充满乐趣,还能在“点名”过程中培养幼儿逻辑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