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要强调“健康第一”
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摆上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位置。
(一)健康新概念
何谓健康?从古到今,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以往,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往往将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早在古希腊时代,医生就相信健康是身体的完全平衡。我国《辞海》中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具有劳动技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测量。”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叙述,健康专家贝克尔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完全突破了原先的思维模式,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从而使对健康的评价不仅基于医学、生物学的范畴,扩大到心理和社会学的领域。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可构成人的生命质量。在人的生命这个三维立方体中,身体、心理和社会三种属性的面积越大,在自然和社会中所占的位置也越高,与社会的接触面也越大,显示出该个体的生命质量也越高。反之,如果这三种属性的面积过小,则个体与社会的接触面也越小,生命质量就越低。许多健康者的经验告诉我们,生命体的质量越高,则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个体如果心理压抑和自我封闭,则极易产生疾病,缩短寿命。这也说明,一个人只有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健康幸福的生活,并提高生命的质量。
美国学者奥林斯提出了一种三维健康模式,强调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评价人的生命状态,每个方面均包含着健康和疾病两极,由此得出关于人的健康状况的三维表象。根据这种表象所确定的方案,可以大致区分出普通人的8种健康模型(表1-1)。
美利坚大学的国家健康中心提出了一个与健康三维观相似的健康定义,即个体只有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交等五个方面都健康(也称健康五要素),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或称之为完美状态。目前,也常用完美一词来替代健康。
表1-1 8种健康三维模型
注:选自(美)沃林斯基著,孙牧虹等译,《健康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不仅指无病,而且还包括体能,后者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情绪健康
情绪涉及到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的感受。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的稳定性,所谓情绪稳定性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环境压力的能力。当然,生活中偶尔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均属正常,关键是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要保持情绪稳定。
3.智力健康
智力健康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有许多方法可以使大脑活跃敏捷,如听课、与朋友讨论问题和阅读报刊书籍等等。努力学习和勤于思考还能使人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4.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对于不同宗教、文化和国籍的人意味着不同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生活基本目的的能力,以及关心和尊重所有生命体的能力。
5.社交健康
社交健康指形成与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此能力将使你在交往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与人友好相处,也会使你少生烦恼,心情舒畅。
健康的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图1-1),例如,身体不健康会导致情绪不健康;缺乏精神上的健康会引起身体、情绪和智力的不健康等。
图1-1 健康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人的生命长河的不同时期,健康的某一要素可能会比另一些要素起更重要的作用,但长久地忽视某一要素就可能存在健康的潜在危险。只有每一健康要素平衡地发展,人才称得上处于完美状态,才能真正健康和幸福地生活,并享受美好人生。
众所周知,体育活动对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但体育活动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许多体育教师并不十分清楚。实际上,体育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虽然,以往的体育教学也谈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只是谈谈而已,只是一种口号,并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具体的落实。
总之,体育活动的价值应是多方面的,而以往我们只是将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方面,使体育课程的价值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未来的体育课程将更加关注课程在健康、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身心健康的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