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三、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由考核、选拔转向诊断、改进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鉴定或考核,旨在对教师学生进行选拔或淘汰,即“选拔适合于教学的儿童”;而现代教学评价的目的则在于改进教学,即“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评价观。具体表现为:①评价教学活动成败的首要指标在于学生如何学习、结果如何,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纠正错误,提高教学质量;②客观地判定教师的教学水平,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③为了诊断教学疑难,修订课程计划或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评价也被称为“教学分析”。

(二)扩大了评价对象和范围

早期的教学评价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教学,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教学评价的对象不仅有学生、教师,还有课程建设、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学校领导、教学管理等领域,使之成为学科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动态过程,成为教育领导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的必要制度。

(三)由静态转向动态

现代教学评价是泰勒(R·W·Tyler)创导的,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测验学生的学习结果。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评价的对象已从静态教学成果的评价转向动态的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并在不断深入发展,即利用录音、摄像等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便于分析、评价和交流。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教学评价理论都很强调动态评价。

(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传统教学评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精确性而强调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即“硬评价(Hard Evaluation)”,这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尤其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具优越性。但教学实践是十分复杂的,不可能全面量化,必须从实际出发,辅之以主观的资料和描述性的分析,即定性描述的方法,称为“软评价(Soft Evaluation)”,如运用观察法、问卷法和交谈法等,才能使教学评价既合情又合理,更真切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五)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

传统教学评价把被评价者视为接受检查的客体,与以上四个转变直接相关,现代教学评价则日益重视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视通过形成性评价的调控机制促使被评价者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形成自我评价机制;同时可以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对话中增加沟通和理解,提高对评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