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

选择或制订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教学理论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与教学策略相关的问题,但教学理论较多从静态的、单一因素的角度研究各教学要素与教学策略相关的成分,这种分析研究为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是很必要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上述诸要素(成分)毕竟是综合地、不可分割地共存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设计要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和条件,对构成教学策略的诸成分进行综合考虑,形成切合实际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案。

(二)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也不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而是可供师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的方案,是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当然,任何教学策略都必须体现和贯彻教学原则,接受教学原则的指导和制约;同样,任何教学策略均可用于各种教学模式之中,为教学模式服务。不难看出,教学策略与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所探讨和反映的问题虽有联系,但不属于同一层次。教学策略偏重于实用性和操作性,而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则偏重于理论性和指导性。

(三)灵活性

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每当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对象发生变化,教学也应随之改变。相同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学习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不同的教学策略面对同一学习群体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实际状况灵活掌握,设计出多种风格和特色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