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与方法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主体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处于心理不成熟、家庭环境又过于看重的学生,他们缺乏对周边环境和其他人群的关注和尊重,这就需要教师在保持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能够及时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态度,适应学习生活环境。

(二)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

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目标的确立,是体育课程实施所追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体育课程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而予以强化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从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

(三)知识教育与实践体悟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培养,需要通过理论层面的知识教育和在实践活动中的体悟双轨道来运作。同时,不论是有形的教学方式,还是无形的理论传授,都难以用一个或一种纯数据化的量性方法可以检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分析,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现课程实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