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学及其组织形式设计
(一)虚拟教学的意义
虚拟与现实对应。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无非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虚拟通过数字化方式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而这一虚拟空间与网络、电脑、高科技相结合,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时代。虚拟空间是与实存空间相对应的,它代表着实存空间中相似的或可能的事物及其关系。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人类提供了有着各种各样意义和层次的虚拟世界,它们为我们展现了多样化多维空间虚拟时代,使人类的发展条件或空间进一步扩大。
虚拟教学向我们昭示出极为丰富的教育意义,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方面:
1.虚拟教学使教育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把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从图书馆的巨著到图片、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巨大的资源库加以处理后,通过各种网络将这些信息资料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全球化的可处理的数字化图书馆,使分散的、零散的知识成为网络化、系统化的信息。这样,使知识的传播超越了教室、学校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巨大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来传递,使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取它们,而不受常规课表规定的时间的限制,从而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2.提高了教学效益
常规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一个本质特点就是教学中人与人、人与物所组成的教育关系无不是实存的、直接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各种教学信息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因此。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效益十分有限。而虚拟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网络化、呈多向性的,在同一时间,教师可以向无数学生传递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反映信息,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同时交流信息,师生不仅成为教学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而且还可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另外,电子书刊的出现可以使教学中知识的载体发生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降低了教学信息载体的成本,从而提高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
3.虚拟教学将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虚拟现实的产生,是人类中介系统的深刻革命,其意义深远,它表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系统发生了跳跃式的发展。具体地说,这种跳跃式发展表现为教育教学活动主体角色的相对性、教育教学内容的非限定性或开放性、教育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它们必然导致教学灵活性的提高。教学活动主体角色的相对性是由虚拟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决定的。虚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们对特定的学习者来讲,可能是教师,而对于另外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又可能成为教师,师生的角色决定于知识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问题情境。虚拟教学中师生在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时,他们不仅接受信息,获取知识,而且也可在解读文本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虚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载体与常规教学中的不同,常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载体是确定的,要么是文字,要么是声音,要么是图像。而虚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是非限定性的,它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超文本,还可以既是文本又是超文本的。例如E-book,可以是多媒体的,学习者不仅可以看文字,还可以看图像、听声音。虚拟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综合人类所有媒体的优势的文化展现方式来传播。另外,虚拟教学的活动方式是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主体既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体活动;既可以是在虚拟课堂中主要以上课的方式进行,例如网络学校师生间、学生间远距离的交流,也可以采取虚拟讨论会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
(二)虚拟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设计
1.现实性的虚拟教学设计
现实性的虚拟教学即对实存教学的虚拟。它有点类似于模拟,虚拟各种教学现实的行为过程、关系等等。只不过这些行为、过程、关系等没有实际进行,因而是虚拟,实际上只是模拟。例如,通过光盘在计算机上的教学,其教学的空间、内容、教师、教学情境等都是对现实教学的模拟。目前在网上进行的大量虚拟教学属于现实性的虚拟教学。在这类虚拟教学中,以网校教学最为典型。在网上虚拟教学中,从学生登记入学、授课、交作业、辅导、测试、考试到在线课堂与同学、老师交流,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网校教学中,对学生的在线测试,学生只需根据自身的测试需求输入相关的信息,系统即自动生成灵活多样、有明确针对性的测试试卷。学生测试完成以后,系统即自动判卷并依据学生测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弱点提供详细的错题讲解,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指出尚未掌握的知识,复习并再次自动生成测试题,供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现实性的虚拟教学,实质上是把现实的教学过程进行数字化处理而在媒体或网络上模拟现实教学的组织形式。在这类教学中,教师、教材、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都是虚拟的。
2.可能性的教学时空中的虚拟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教学时空中的虚拟教学与现实性有相关性,它是对现实性的某种超越。可能性的教学时空中的虚拟教学把现实教学中的不可能性变成了可能性。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教学中,教师只能面对一个在性格、能力、知识基础都十分相似的假想群体进行教学,很难依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是作为一个性格和能力都十分特定的个体参与教学,他既不能够、也不可能代表所教科目的教师或专家群体面对每一个学生施教。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对问题的一种解答,对一个学生施教,必然会排斥另外的解答或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另一个学生施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教师可能会提出另一种解答,或教师可能会对其他学生有针对性地施教。可能性的教学时空中的虚拟教学,就是要把这些可能而现实中又无法做到的教学行为变成真实的可能的教学事实。例如,采用教学专家系统所构成的虚拟教学,就可以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教师个人因素的限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有了教学专家系统建立的一套专家教案库和能够在网上利用该教案库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采用教学专家系统教学,专家教案库实际上汇集了众多教学技艺高超的教师的智慧或教学策略,形成了一个教师群体来对学生施教,它把可能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现实。在这里,教师群体是虚拟的。采用专家系统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学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
无论是现实性的虚拟教学,还是可能性的教学时空中的虚拟教学,都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灵活、多样和有效,实质上是为学习者设计并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环境。虚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情境、上课、辅导等都是虚拟的。虚拟教师出现在学习环境中,它可以担当“导航”和“解惑”的任务,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防止出现“信息过载”和“资源迷向”,并可以网络教学资源回答学生的有关问题。虚拟教师的出现,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性化色彩,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改善学习效果。虚拟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电子图书馆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以及网上相关信息。在教学中,学习者常常进行有关问题讨论,使虚拟研讨成为虚拟教学的重要方式。高速计算机网络与交互式多媒体工作站的结合,使学习者可以通过个人工作站参加学习,观看多媒体授课,并在多媒体笔记本上作记录,经由音频/视频及共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步骤。虚拟教学可以克服个别教学中学习者交流对象单一的弊端,学习者可以使自己的交流呈多向性,使学习过程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构建知识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使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广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同时,学习者可以在虚拟教学空间内实现发现式学习与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