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特点
2025年10月13日
三、教学目标的特点
(一)共同性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它既是教师的教授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需要师生之间达成共识。而且,教学目标最终要落实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所引起学生的行为变化上。
(二)预期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之前教师所预期的结果,这表明教学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自觉支配的活动。
(三)可行性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可以达到的结果,相对于教学目的而言,它是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同时也应当是符合学科性质和学生实际的。
(四)灵活性
教学目标可以因校、因课、因班制宜,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编制,教学内容和施教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以便灵活掌握,获得最佳成效。应该说,教学目标的编制是一种艺术,它是由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教学过程的情境性所决定的。
(五)可检测性
教学目标是可以测度的,即可以利用现有评价技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度,并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