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学目标确定的其它因素
影响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有三大因素:学生,社会,文化(或学科)。教师要研究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文化或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还必须研究三大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三者中作出权衡。教师只有在对这三大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作出明智的抉择。
(一)学 生
学生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育必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了解学生的性格特质,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教学目标要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必须制定出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与他们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二)社 会
教师需要了解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了解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了解现代人应具有的品质。体现在教学目标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为此,一方面,教学目标中要注重学生对实用性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应涉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文 化
文化(或学科)是影响教学目标的第三个因素。文化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源,教学内容源于文化。对教学目标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主要是学科。教师要研究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学科的逻辑体系,不同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教师还需对学科的学术价值和发展价值进行权衡、比较、选择,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文化本位”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个人的文化陶冶。文化陶冶包括基础文化的陶冶、职业文化的陶冶、综合的完成陶冶三个阶段。“文化本位”说强调个人必须学习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根据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提出学生要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
关注学科本身的要求还有另外的考虑: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关注社会的变革,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