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体育活动的生理特点

一、初中生体育活动的生理特点

(一)身体形态方面

初中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脊柱、骨盆等都在迅速增长。人的下肢的生长规律是:开始增长得慢,后来长得快。进入青春期后,下肢的长势达到最快阶段,这就成为决定身体高矮的关键时期。由于骨盆的快速生长,肌肉被拉长,所以在13、14岁时,常常出现高个子长腿型的学生。由于下肢增长加快,增大了下肢在身高中的比例,这对扩展活动范围,增强活动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少年多喜欢跑、跳和踢的活动。

在11、12~15、16岁时期内,脊柱的增长速度较慢,在14岁左右,脊柱之间还充满着软骨,容易因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或身体长期一侧处于紧张状态,身体负重过重等造成弯曲变形。根据研究证明,人在11~15岁之间其正确的身体姿势最容易受到破坏。

初中生由于身体突出长高,显得长手长脚(故又称长手长脚期),机体的发育、肌肉力量的增长,往往超过运动调节机能的发展。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不能立即适应身体迅速的生长,致使机体内部或机体与环境之间暂时失去平衡,产生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或暂时的笨拙。

(二)身体机能方面

初中生的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血红蛋白、神经系统等均有较大的发展变化。但由于血管的增长赶不上心肺机能提高的需要,往往发生机能性障碍,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头痛、容易疲劳等。

初中生肌肉的生长落后于骨骼,还处于纵向生长时期,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较细,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少。因此少年的肌肉收缩力量不如成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年人差,肌肉工作耐久力差、易疲劳,但恢复比成人快。

初中生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变化巨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脑神经纤维变粗、增长、分枝增多、神经纤维髓鞘化,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机能达到了成人水平。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机能已相当完善,第二信号系统已经起主导作用。这就为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基础。

初中生虽然处在运动器官的改造和伴随着运动的不协调与笨拙的时期,但此时期也是发展许多运动能力和品质的最理想的时期,因此又是积极改善和提高运动机能的时期。

(三)性征方面

性成熟的开始,是少年期生理变化的突出特征。性的成熟引起身体表部一些生理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如男孩喉头突起,声音变粗,开始长胡须等,女孩乳腺发育等。生理上的变化,影响着心理上的变化,突出的表现是“成熟感”的产生和性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