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一)分析教学对象
分析教学对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怎样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有差距,就会推动学生努力去学习,即产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换言之,学习需要的分析就是分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现状。
分析学习需要有两种基本方法:内部的需要评价和外部的需要评价。内部需要评价是将学习者的现状与组织机构确定的教学目标(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外部需要评价是将学习者的现状与根据外界社会的要求而制定的教学目标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参照系的不同,我国教学设计,大多采取内部需要评价方法。
运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若发现确实存在差距,也就是存在了问题。于是还须对问题的原因及性质作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包括对资源和约束条件的分析等。通过对学习需要的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据此确定教学目标。
此外,还要对学生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和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基础进行分析,因为这些因素也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分析教学内容
要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合乎目标的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于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弄清教学内容中各项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可分为不同层次。既可将教学内容分为课程、单元、项目等层次,也可将其分为章、节、目、点等层次。
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是:
1.单元学习任务的选择与组织
为了实现一门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必须学习哪些内容,即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务?通过对单元学习任务的选择与组织,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选择教学内容一般由学科教师或学科的教材专家负责。组织编排教学内容的方法,近几十年来有各种主张。影响较大的有三种:一是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法;二是加涅提出的直线式编排法;三是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编排法(渐进分化是指“该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应首先呈现,然后按细节和具体性逐渐分化”,综合贯通是强调学科的整体性)。
2.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了单元目标,课程目标自然就具体化了。
3.任务分类
学习任务一般可分为认知、运动技能和态度三类。
4.内容的评价,论证所选出的学习任务(内容)的效度
即是否与总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5.任务分析
分析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学习者应掌握哪些具体的知识项目?这些从属的知识项目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对不同性质的学习任务,要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对认知任务、动作技能任务和态度任务,加涅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加涅把认知学习任务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其中智力技能又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6.内容的进一步评价
即对任务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
分析所剖析的从属知识项目及其相互关系是否与单元教学目标相一致。若不一致,应补充遗漏的内容,删除与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无关的部分。
(三)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多层次,这里说的是学习(或课时)目标。
学习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分解的更具体的教学目标,也称行为目标。它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学习(行为)目标的倡导者是美国的泰勒教授。
学习目标分为不同的种类,各家分法不一致,影响最大的是布卢姆的分类法和加涅的分类法。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学者马杰(Robert F.Mager),他于1962年出版了(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使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方法。马杰指出:必须以具体明确的表述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指标。
那么,我们应如何编制学习目标呢?马杰认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也就是说,学习目标的陈述,必须具体明确,使教师与学生都清楚地知道通过教学,学生所要达到的行为上的变化,必须说明产生行为的条件,并指出评定行为的标准。如果我们再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行为目标就包含了四个要素。以例子说明如下。
学习(行为)目标:“提供一篇报纸上的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阐明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进行分类,至少90%的句子分得正确。”
这个学习(行为)目标中,明显包含四个要素:
1.对象——“学生”。即指出,由谁来完成这一个行为?
2.行为——“能将文章中阐明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进行分类。”即指出,做什么?
3.条件——“提供一篇报纸上的文章。”即指出,在什么条件下?
4.标准——“至少90%的句子分得正确。”即指出,做得怎么样?
这个例子是说明一个比较规范的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但在实际中,我们要做到这样是很困难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比较注重在学习(行为)目标中突出行为这部分,因此,掌握各类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是编写学习(行为)目标的重要基础。现提供部分行为动词供参考,见(表11-2)和(表11-3)。[8]
表11-2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行为动词
表11-3 编写动作技能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行为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