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

二、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

(一)学习动机更加高尚、深刻而稳定

青年初期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体育的社会性有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而,那种比较高尚而深刻的、与社会建设事业相联系的间接动机,常常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和锻炼的主要动力,但仍普遍存在着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动机。研究证明,青年初期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是抱着单一动机上体育课和坚持锻炼的,他们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和较为理智的学习锻炼态度,又希望得到某种现实的快感和满足。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每个学生动机的水平又有程度高低的差别。

(二)兴趣更加深刻、稳定并具有更大的选择性

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青年初期学生对上体育课和从事体育锻炼时兴趣更加深刻而稳定,许多学生养成了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能妥善地安排文化学习、身体锻炼和休息时间,积极克服各种困难,长期坚持锻炼。研究证明,青年初期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多数是在小学、初中奠定的基础,兴趣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到了高中阶段,由于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仍有部分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可以得到培养,但发展比率是较小的。可见,小学与初中是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发展的关键时间。

青年初期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更进一步明显分化,男生一般更喜欢竞赛性活动,但不及初中学生狂热,女生多喜欢动作轻快、优美、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有些体育基础较差或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产生消极态度。女生由于性征的明显变化,动作变得不太灵巧,对技巧性强的活动产生顾虑,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有的女生怕晒太阳、怕出汗、怕脏、怕苦、怕累或不愿男教师保护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不喜欢或讨厌上体育课的人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体育不感兴趣者,女生多于男生。究其原因,除上面已经谈到的情况之外,还有升学的压力、学习与作业时间的无限增加、学生负担过重,无暇顾及体育活动,不少学校运动环境或条件太差(场地器材太差,不卫生,不安全,有的学校上了体育课没有开水喝,甚至没有水洗手);再则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现状不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感兴趣等原因。可见,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并不都是没有体育兴趣,而是对当前体育课的现状不满。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方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三)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新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未完全成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青年初期学生已可以独立进行思考、提出假设、进行论证,这是青年初期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和成熟的表现。但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限制,所提出的假设往往缺乏充分的根据和准确性,其论证的结果不一定正确。这是青年初期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不完全成熟的表现。但他们曾进行过认真地思考和论证,所以往往自以为是,固执已见,这也是青年初期学生思维既成熟又不成熟的表现。在体育教育和活动中,他们巳不满足于一般的身体活动和简单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要求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并力图了解和把握动作的结构原理和规律,以及这些动作对身体的实际锻炼价值等。但他们不喜欢教师详尽而繁琐地进行讲解和说明,而乐意在教师的启示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弄清动作的实质和规律。他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常试图从技术专长、教学技巧、品德作风、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来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不一定全面和完全正确,但却会影响着对教师本人和对教师的教学所持的态度。所以体育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四)爱美特点逐渐突出

爱美是一个突出的特点,青年初期学生逐步产生对自己和别人外貌方面的审美体验。小学生不大注意自己的外貌,到中学阶段这种体验逐渐加强。青年初期学生向往美、追求美,突出地表现在开始注意自己的卫生、体态、仪表和打扮。有的高中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外貌表现不安。例如女生担心身体发胖,男生顾虑自己长得矮小、瘦弱,脸上长粉刺等。他们常常采用各种方式向体育、卫生教师请教防止和改变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诚心实意地按体育、卫生老师指导或为之开的“运动处方”去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或“治疗”。有人认为青年初期是进行美育的“最佳年龄”,教师应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灵美重于外表美的道理,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五)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开始进行职业选择

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学生大多懂得毕业之后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不仅要有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本领,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继续学习或参加国家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认识到健康的身体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关系。因而,他们不仅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而且开始讲求体育的实用价值,注意探讨体育与人生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有的学生还想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两项适合于自己身体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选择特点的运动项目。把体育活动与个人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职业选择等联系起来,这是在高中,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当然,青年初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判断还存在着表面性和片面性,因而还需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