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
(一)教学评价的准备
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前必须明确为什么评、什么人来评、评什么三个问题。这就是设计评价方案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评价方案,即根据教学评价的目的,由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以及实施步骤等组成的整体方案。
为什么评,就是明确评价目标。一次特定的教学评价,或研究某种教学模式,或探讨教学内容的开发,或改进教学方法,或检查教师水平等,那么在评价的组织、内容和方法上都不会一样。
什么人来评,是指教学评价的组织。在不同类型的评价活动中,其组织形式和所组成的人员是不一样的。有的评价很重要,需要组织一定的评价机构;有的教学带有探索性或选拔性,要请专家参与评价;有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交流性的,主要由普通教师参加等。
评什么,就是设计评价指标。为了达到评价目的,需要进行全面评价或是对某些方面进行评价、主要评什么等。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是具体化、可测量和可操作化的目标。系统化、联系紧密的指标群(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反映目标的整体。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一般如(图9-4)所示。
图9-4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二)评价指标的设计
1.分解体育教学目标,初拟评价指标,如教学领域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再分解出更为具体的二级指标。比如将“教学方法”分解出条理清楚、示范得当、联系实际、指导得法等,再按优劣区分出A、B、C、D四个等级的三级评价指标,组成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归类筛选,对初拟的指标进行归类和筛选,通过取主舍次,合并同类,去难存易等方法使之“少而精”,不仅便于操作,也能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3.确定指标体系权集,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它们的权重和权集,为量化分析作准备。权集(权重或权系数集合之简称)是确定各指标同评价结果之间重要程度的关系集。权重是相应的指标对达到目标的影响程度。
4.专家论证,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指标是符合评价要求的。
5.试行修订,先小范围试行,必要时对指标体系再作修改,使之更加合理。
(三)评价表格的设计
完成了评价指标的设计之后,就要考虑收集和处理教学评价信息的方法,并设计相应的表格,为实施教学评价作好准备。本教材也设计了一系列评价表格供读者参考。
(四)教学评价的实施
不同目的的教学评价有不同的实施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主要包括学生体育学习质量评价、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我们将在以下各节中具体讨论。
(五)教学评价结果与反馈
控制论认为,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评价不是教学过程的结束,而是为未来教学提供的反馈信息。教学反馈是用教学活动的结果来调整未来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反馈可包括:
1.形成综合判断
根据评价所产生的定量的或定性的结果形成综合性的意见,并作出是否达到应有标准的结论。如给学生某项练习与活动的评语和成绩,听某一老师的体育课后做出的结论等。对于比较正规的评价还要写出评价报告。
2.分析诊断问题
综合判断并不是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所以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如对学生练习的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中的得失成败,而且是各班智慧、才能和创造力的交流,是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励,是改进今后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和建议等;或通过自我评价调整教案,发现原教学计划中的不足,或增添新的事例,或想到了新的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可在教案上作记录或修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3.收集资料
通过评价能发现一些优秀的或有代表性的学生练习,这是成功教学的结果,也是以后体育教学最好的直观教学资料。因为同龄人的思维、想象和技法表现水平等都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也最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