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研究的步骤
(一)选择问题
当我们对体育教学的任何一方面感到怀疑、困惑时,便可从中找出可供研究的对象。选定一个研究问题是研究过程中最难的一个步骤。不仅要发现和确定一个问题的范围,而且还要在那个范围中选定所要研究的专门问题。
问题有大、小、新、旧之分。一般基层教师的选题不宜过大,如“大而旧”的问题:“论体育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论素质教育中的学校体育教育”等,题目既老又大,涉及面又广,若无全新的观点,则会既不易深入也无新意;有的是“大而新”的问题:“加入WTO与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论体育教育与情商的发展”、“论国际互联网与现代体育教育”、“论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教育”等,问题的范围很大,又包含许多新的知识和错综复杂问题,需要有很高的视点、很丰富的背景知识,若一般教师去写,文章往往流于“肤浅”、“空洞”,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基层教师的优势是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切身的实践经验,又接受了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年轻教师没有包袱和条条框框,目光敏锐,思维活跃,善于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小而新”的问题。所以,研究课题最好是选自己教学中最有体会、感受的问题,或自己较有兴趣的问题,或一些肯定有价值的问题等等,如:“谈初中体育课中理性思维的引导”、“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探讨”、“关于体育教学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研究”等。认认真真地去研究,分析得深入、细致、透彻一些,才会具有实实在在的参考价值。更主要的是通过研究学会研究问题,学会写论文。
另外,同样一个问题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同样是“谈初中体育课中理性思维的引导”,可以以分析各种各样体育课不同的思维侧重点为主,也可以从初一到初三不同年龄的思维特点(初中生的思维)去分析,还可以着重于教师教学设计方面(教学引导)来谈等等。有了论文选题后,还需要从宏观背景和更大的范围加以思考,选定一个对这些问题最佳的论述角度,才能产生高屋建瓴的结论。
(图2-1)提出的选题模式,一方面列出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学实验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又列举了研究这些问题的不同角度,在二者的交叉中即可得到无穷的选题。
图2-1 论文选题方法示意图
(二)提出假设
假设(Hypothesis)是有关两个或更多个现象或变量间的关系的尝试性的答案。即研究者要在问题所确定的概念之间,推测或假设它们之间的关系。这要求研究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甚至还要敢于修正前人或别人已作出的结论。假设应具有如下特征:
1.设想出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
2.用陈述句的形式明确地说明;
3.假设应当是可以检验的。
研究方案是在既定的条件下,检验假设的操作细目。不论研究什么问题,研究者都应设计个研究方案来,以便按照操作过程的详细规划对假设进行检验。
(三)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指标的设计
(1)指标的类型;
(2)指标的选定;
(3)寻找指标的途径与方法。
2.专业技术设计
(1)测试和记录工具;
(2)实验操作技术的创立和选择。
3.统计学设计
(1)保证样本代表性的方法;
(2)保证样本组间可比性的方法;
(3)保证结果精确性的方法;
(4)组织工作形式与计划的设计。
4.寻找证据
(1)搜集文献与数据资料。
文字资料:①书报杂志中的有用资料。即及时做好笔记、卡片或录入计算机。笔记要记下出处:[国籍]著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便于引用时注明,也便于需要时查对。②有关政策性文件,如《体育教学大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汇编》等。③教学资料,历年的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进度表、课程表、学生成绩单、学生有关的操作表现、各种调查表、问卷、交谈笔记等。尤其是教师的教案,是教师研究教学法最初步的成果,也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资本。只要不断总结,持之以恒,许多论文、成功的教学法,甚至一些学术专著,往往产生于教师的教案、讲义。
图像资料:①有体育运动技术动作挂图、电视录像甚至网络中的有关典型图例,可用来教学或比较研究。②现场图像资料,主要有教学或动作照片、录像等资料,是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
数据资料:文献资料中的各种数据,是定量分析的主要依据。
(2)运用调查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去获取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四)整理与分析材料
1.整理资料
(1)对各种搜集到的资料与事实进行编辑分类;
(2)剔除异常数据;
(3)将定量资料绘制成图表。
2.分析资料
(1)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或其它数学方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数理统计的结论,将资料通过数学抽象转化为科学概念;
(2)运用逻辑的方法及逻辑论证的方法结合专业理论,对研究中的现象和变化规律作出解释和说明。
3.假设验证
通过资料与事实的整理与分析,就可以得到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假设或科学理论。
(1)如果研究任务是验证一个假设,通过观察或实验之后,如果发现事实与假设相符,那么假设可以上升为假说;
(2)如果研究的任务是验证一个假说,通过观察或实验之后,如果发现事实与假设相符,那么,假说就可以上升为理论;
假说和理论都要经过验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4.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就是研究的最终结果。研究结论可以是(假说、理论)观点、看法,也可以是原则、原理、法则、方法或模式等,它们以研究报告甚至论文、专著等形式表现出来,为了体现其价值,我们通常以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发表等形式进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