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中生

二、初中生

(一)把握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的特点

多数器官、系统正迅速生长发育,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全面发展他们的柔韧、速度、灵敏素质,以及协调性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适当发展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尤其要处理好运动负荷强度与量的关系,以促进初中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要继续加强身体形态的训练,防止脊柱弯曲变形。

(二)保护初中生喜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要针对少年学习动机、兴趣和认识发展的特点,加强引导,增强体育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学习和锻炼的适宜的动机水平,克服错误动机。要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活泼而又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巩固、加深他们学习、锻炼的兴趣,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少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以发展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创造精神。

(三)注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强烈的自尊心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他们希望自己能组织一些活动和比赛,有时甚至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体育教师应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也可以放手让他们组织一些活动和比赛,以发展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工作能力。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少年认识的片面和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有时他们会过分地、甚至错误地强调独立性,从而忽视教师的指导或不遵守纪律,这会给体育教学和组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应根据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克服和改变这一不良心理状态,做到“主导”和“主体”的协同融合。

(四)针对性成熟特点

针对初中性成熟开始和感情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状态,体育教师主动与卫生教师或校医配合,把健康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与法制观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少年能正确地对待生理上的变化,不断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准和法制观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饶有趣味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吸引少年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增长他们的才干,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激发他们的同学友谊感和集体荣誉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五)适当男女分班上课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男女分班上课,这不仅适合于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且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和练习,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这亦不是绝对的,从人的社会化角度来看,适度的男女合班,甚至混合分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正确交往,提高社交能力和水平,而且对学习效果亦有大的帮助。

(六)加强个别指导

对于确有体育才能和培养前途的初中生,应加强个别指导和培养,以利于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但是,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迷恋于体育活动而忽视其它文化科学知识学习的错误倾向,要教育这些学生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初中生是打好各方面基础的关键时期,是素质教育落实的重点,应当特别注重处理好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