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育教学过程
由上述教学过程的我们就可以给体育教学过程下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了。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和体能,提高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它存在于体育实践活动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是体育教学过程区别于非身体操作类课程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
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实践活动,不完全同于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即以学习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其次,是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即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可避免和减少认识上的失误与少走弯路;再次,认识的任务具有特殊性,包含教养、教育和发展3个方面的任务。再从实践方面去看,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目的的特殊性。实践目的是探索真理、获得物质或精神的科研成果,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使学生丰富感性经验,更好地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并在反复练习(实践)中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发展个性;二是实践环境的特殊性。实践环境是以自然或社会现象为背景,在未知领域中探索前进,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只限于体育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事先进行计划设计,对学生不断引导、调节,以便较为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三是实践的方式特殊性。即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游戏或电影、录像和幻灯等方式方法,而人们的社会实践就完全不同了。
总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调控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同时,体育教学过程是特定时空连续运行过程,并且有向前运行和阶段性与层次性的特点,如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一个较长的体育教学过程,可分为较短或更短的阶段和层次(小学、初中、一学年、学期、单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