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六、“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一般发展”是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1901~1977)实验研究的核心问题,他解释为:“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他的所有方面的发展。”“一般发展”教学模式是指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在内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1957~1977年,赞科夫领导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室,对小学教育进行了大规模实验研究,提出了“小学教学新体系”,1975年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赞科夫认为,观察、思维和实际操作是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三条渠道,是发展的外因,而儿童的各种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顽强精神是学习的内部诱因。赞科夫指出,发展是自我运动,其源泉是内部矛盾,儿童内心的思想感情、愿望是教学成败的重要条件。

(一)“一般发展”教学模式的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传统教材偏易,进度很慢,多重复习,儿童的智力无从受到锻炼,不利学生的发展。他根据维果茨基关于“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力求使“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主张给予学生一定难度的教材,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并促进学生的发展。“难度的分寸”限于“最近发展区”,但不能低于“现有发展水平”。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传统教学多次复习,把教学进度拖得很慢,影响了儿童的发展。这一原则的含义是:辅助高难度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质量得以提高;通过多方面理解知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无用重复;使教材的难度、范围和速度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高速度”并非无止境地加快教学进度,背离教学的巩固性原则,他并不反对复习,而是要求改变旧的复习方法,主张对教材从多方面联系起来理解,“经常使用所学知识,就有助于它们更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

3.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原则

赞科夫认为传统教学论强调小学生的认识是具体的、感受性的以及主张“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则,削弱了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中的认识作用。他认为,不仅要教给小学生技巧上的知识,而且要教规律性的知识,使之能举一反三。他强调技巧的形成是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在尽可能深刻的理解有关的概念、关系和依存性的基础上实现的。研究证明,一年级小学生已具有抽象、概括能力,学习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机联系的。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二)“一般发展”教学模式要点

赞科夫认为,“一般发展”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感和意志,形成学生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个性在学生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生活中成长和巩固起来的”,我们的教学“越来越明显地证明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其教学方法的要点是:

1.情绪具有形成动机的力量,能够提高或者降低生命活动力。当人遇到某种不懂的、引起疑问的东西时,要使其感到“惊奇”和激动,这对于展开积极的、创造性质思维活动是很重要的,并能够使之矢志不移地把思维活动进行到底。

2.学习和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所带来的喜悦,会给人增添新的力量,赋予活动以高涨的精力,而苦闷、忧郁则会抑制人的活动。赞科夫要求把各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作品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和道德情绪。

3.赞科夫把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等认识的需要提到第一位。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精神需要,以这些精神需要作为学习过程的内部激发力量。

4.赞科夫认为:意志和智力是不可分割的。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力,不能把教学法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

5.赞科夫重视教给学生“组织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要求为学生创造发展言语能力的情境和机会,建议学生结合所读的课文进行谈话、复述。

6.赞科夫认为,学生写作文是不要专门准备的,那样会限制甚至压抑学生的个性。他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7.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采用相应的富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情绪反映的变化,更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给学生提供新鲜感,增强教学艺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涨的情绪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倡的教学方式有:激发诱因式、设置障碍式、层层深入式、随机应变式、快速前进式、启发提问式、自由谈话式、深入观察式、自我监督式、区别对待式等等。

8.重视对差生的研究和帮助。差生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中心主义,没有学习的愿望,观察力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也比较差。赞科夫认为补课对差生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差生的结症是发展水平低。所以改变差生的方法是:不给他打分,减轻他的思想负担;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树立信心;积极引导他观察事物,语言的描述丰富了,开始有了求知欲;要求他在发展上慢慢提高;吸引他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参加班级的其他集体活动。

9.改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赞科夫认为,教师“要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与忧虑,恐怕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这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