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协同原则
2025年08月10日
二、针药结合协同原则
这是针对针药结合原理及其研究提出的原则,体现针药结合的科学性。针药结合协同原则的第一个含义是针药在药物效应靶点上的协同作用,以往的针结合研究中已经发现:目前已知针刺激活,有利于镇痛的因素有内阿片肽系统、5-羟色胺系统、乙酰胆碱系统等;不利于镇痛的因素有脑内多巴胺系统、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等;当前非镇痛类针灸机制研究报告中这些系统也经常提及,那么,针灸与某些神经系统调节药物结合时是否也出现“不利”的效应呢?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只有针灸与药物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时的结合才是临床需要的。所以,从针灸、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研究分析针、药效应是协同还是拮抗的,就成为科学合理地应用针药结合的必然要求。针药结合协同原则的第二个含义是针灸可以调动非药物靶点产生协同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即在疾病层次而不仅仅是药物层次,本文前述机制新进展中已经涉及相关例证。疾病往往不仅仅是一个靶点的异常,单一药物针对单一靶点发挥作用,且这一靶点也不仅仅分布在病变组织或细胞上,对正常组织靶点的非生理干预正是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针灸整体多靶点调节维持机体自稳态的特性正可弥补药物的这种先天不足,这种协同的机制目前研究得还不充分,必须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