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医认识

(一)西医认识

1.病因

Ⅰ型及Ⅱ型前列腺炎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病原体随尿液侵入前列腺,导致感染。Ⅲ型前列腺炎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Ⅳ型前列腺炎缺少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与Ⅲ型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

2.病理假说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氧化应激学说,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在患者前列腺液(EPS)或精液中检测到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IL-6、IL-8、IL-10)等,前列腺腺泡内有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且腺泡内浸润的T淋巴细胞与精液中的细胞因子的水平相关。

3.疾病分类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指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尽管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其病因仍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因此其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Ⅰ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4.疾病症状

Ⅰ型前列腺炎常发病突然,表现为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可有尿频、尿急和直肠刺激症状,甚至急性尿潴留。

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症状相似,多有疼痛和排尿异常等。不论哪一类型慢性前列腺炎都可表现为相似临床症状,统称为前列腺炎症候群,包括盆骶疼痛,排尿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盆骶疼痛表现极其复杂,疼痛一般位于耻骨上、腰骶部及会阴部,放射痛可表现为尿道、精索、睾丸、腹股沟、腹内侧部疼痛,向腹部放射酷似急腹症,沿尿路放射酷似肾绞痛,往往导致误诊。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线分叉、尿后滴沥、夜尿次数增多,尿后或大便时尿道流出乳白色分泌物等。偶尔并发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勃起减弱及阳痿。

Ⅳ型前列腺炎无临床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

5.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直肠指诊、前列腺液检查及四杯试验等检查结果,可做出诊断。由于前列腺炎往往继发于体内的其他感染灶,如尿路感染、精囊炎,附睾炎及直肠附近的炎症,因此诊断前列腺炎时,必须对泌尿生殖系统及直肠进行全面检查。

(1)直肠指诊

Ⅰ型前列腺炎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局部温度增高。需注意的是急性前列腺炎时忌做前列腺按摩,以防感染扩散。

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可获得前列腺液用于实验室检查。

(2)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

EPS常规检查通常采用湿涂片法和血细胞计数板法镜检,后者具有更好的精确度。正常前列腺液沉渣中白细胞的含量在高倍显微镜的每个视野应低于10个。如果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数量>10个/高倍视野,就高度可疑为前列腺炎,特别是前列腺液中发现含有脂肪的巨噬细胞,基本可确诊前列腺炎。但是有些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可能满视野;另有部分正常男性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10个/高倍视野。因此,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检查只是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查的辅助方法。

(3)细菌学检查

常用两杯法或四杯法。这些方法尤其适用于在抗生素治疗之前。具体方法:收集尿液以前嘱患者多饮水,包皮过长者应将包皮上翻。清洗阴茎头、尿道口后,患者排尿并收集尿液10mL;继续排尿约200mL后收集中段尿10mL;然后停止排尿,做前列腺按摩并收集前列腺液;最后再次收集尿液10mL。将各标本分别做镜检和培养,通过以上标本细菌菌落数量的比较,可鉴别是否有前列腺炎或尿道炎。

(4)其他检查

前列腺炎的患者可能出现精液质量异常,如白细胞增多,精液不液化,血精和精子活力下降等改变。B超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回声不均,前列腺结石或钙化,前列腺周围静脉丛扩张等表现。尿流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排尿状况,有助于前列腺炎与排尿障碍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6.疾病评估

(1)常见临床症状及确诊

①下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②炎性反应或反射性疼痛症状: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及肛门周围坠胀、疼痛。③前列腺触诊质地: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压痛:可有局限性压痛。大小:可增大、正常或缩小。④前列腺液(EPS)镜检:WBC>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⑤EPS细菌培养阴性者诊断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凡具备①、②、③中任何1项加④即可确诊。

(2)病情分级标准

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订)进行分级:①轻度:总积分的范围在1~14。②中度:总积分的范围在15~29。③重度:总积分的范围在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