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

1.西药治疗

(1)诱发排卵

克罗米芬(CC)为一线促排卵药物,为类固醇类抗雌激素制剂,具有弱雌激素效应,能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减少细胞内受体,从而使FSH升高。从自然月经或黄体酮撤退出血的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50mg/d,共5天,如无排卵则每周期增加50mg/d,直至150mg/d。

(2)降低血雄激素水平

1)口服避孕药 对雌激素和孕激素无禁忌且有避孕要求的女性,口服避孕药是首选的治疗卵巢性高雄激素血症的药物。临床上首选药物是达英35,其主要成分醋酸环丙孕酮,通过竞争结合雄激素受体,发挥降低雄激素生物活性的作用,且其孕激素样作用明显,能够抑制LH和雄激素的合成,使肝脏对雄激素的清除作用增强。常用的方法:自月经第5天起,每日口服1片,共21天,可服3~6个月。常见的副反应包括头晕、情绪抑郁、胃肠道反应、不规则阴道出血、体重增加、皮肤疾病和体液潴留。

2)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是雄激素的另一来源。虽然肾上腺来源的脱氢表雄酮(DHEA)和DHEA-S的雄激素活性较弱,但通过代谢可成为雌激素或活性强的雄激素。抗肾上腺雄激素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进而抑制DHEA的合成。临床上对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可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诱发其排卵。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每晚0.25mg口服,不宜超过0.5mg,以免抑制垂体-肾上腺轴活性。

3)安体舒通 可干扰雄激素合成并竞争雄激素受体。每日100~200mg,分2次口服。但其可能有潜在增加男性胎儿女性化的风险,应用后4个月内应避孕。副反应为月经过多和月经不规则、乳房痛、头痛、情绪波动、乏力和性欲减退。

(3)改善胰岛素抵抗

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小肠吸收葡萄糖,降低肝脏葡萄糖的合成,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促进其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还通过调整机体代谢,降低血糖、血脂、血浆中脂肪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加PCO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重,可以改善月经周期,减少雄激素的产生,提高排卵率和受孕率。临床上常规的二甲双胍用法是500mg口服,每日2~3次,治疗时每3~6个月复诊1次。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通过作用于特异性核苷酸序列重复区,使特定基因的表达得以调节,从而使脂肪组织、肌肉以及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效抑制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分泌。但在临床应用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尚缺乏长期的安全性资料,且在孕期禁用,故临床应用中比较受限。

2.中药治疗

(1)痰湿阻滞证

治法:化痰燥湿,活血调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加桃仁、当归、红花、夏枯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3)脾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燥湿除痰。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4)肾虚证

治法:益肾调冲。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石楠叶、仙茅。

(5)肾虚肝郁证

治法:疏肝理气,补肾调经。

方药:调肝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6)肝经湿热证

治法:泻肝清热,除湿调经。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