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二)针灸治疗

1.取穴原则

针灸治疗本病当以调和营卫、活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以辨证取穴和对症选穴,循经远取少阳、太阴、阳明经腧穴为主。

2.处方

(1)主穴

阿是穴(皮损局部)、夹脊穴(相应节段,皮损侧)。

(2)配穴

肝胆风火配阳陵泉、曲泉、行间、侠溪、血海;脾经湿热配膈俞、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内庭。

3.操作

皮损局部皮肤针叩刺,刺激强度依病程调整。疱疹期局部皮肤针重度叩刺出血,加拔火罐;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原皮损区域疼痛者,皮肤针轻或中度刺激,根据病程决定出血程度,少量出血或局部红晕。夹脊穴电针,采用高频,以患者耐受为度。其他穴位行提插捻转泻法,隔日治疗一次。

4.临证要旨

本病病位在皮部,部位浅表,针灸治疗操作局部治疗宜浅表,以浅刺、皮下透刺为主。皮肤针疗法与其病位病理相匹配,临床治疗选择刺激量应依据皮损病位的疼痛程度:疱疹期疼痛较甚,刺激量宜大,皮肤针叩刺局部应重度叩刺至出血;皮损消退,刺激量宜小,少量出血或不出血,病程日久者皮肤针叩刺至局部皮肤红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