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认识

(二)中医认识

1.脏腑辨证

(1)大肠湿热证

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身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脾虚湿蕴证

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痛隐隐,脘腹胀满,食少纳差,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滑。

(3)寒热错杂证

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腹痛绵绵,四肢不温,腹部有灼热感,烦渴;舌质红,或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或细弦。

(4)肝郁脾虚证

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黏液便,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嗳气不爽,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5)脾肾阳虚证

久泻不止,夹有白冻,甚则完谷不化,滑脱不禁,形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腹胀,食少纳差,腰酸膝软;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

(6)阴血亏虚证

排便困难,粪便夹少量黏液脓血,腹中隐隐灼痛,午后低热,盗汗,口燥咽干,头晕目眩,心烦不安;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经络辨证

有研究纳入81例UC患者,在腹部、四肢肘膝关节至腕踝关节范围内行经络诊察,测量诊察阳性腧穴及对称部位的压痛阈值。结果显示UC影响双侧经络,在腹部则以左侧经络明显,疼痛敏感区主要位于下肢部,其次为腹部;脾经、大肠经、肝经、肾经、肺经与UC关系密切;足三里、上巨虚、大横、腹结、天枢、三阴交与UC关系较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