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二)针灸治疗

1.毫针针刺

主穴:中脘、足三里、胃俞。

配穴:肝气犯胃证加期门、行间、肝俞;瘀血阻络证加膈俞、三阴交;胃阴不足证加三阴交、太溪;脾胃虚寒证加脾俞,可用艾灸。推荐治疗时应用重刺激手法。留针30分钟,针刺5次/周,连续针刺2周。

2.穴位埋线

梁丘、中脘、建里、天枢、足三里、脾俞透胃俞、肾俞。用一次性无菌埋线针,将0~1号羊肠线1~2cm埋入穴位皮下,2周1次。

3.耳穴贴压

十二指肠、脾、胃、交感、神门、皮质下。磁珠贴压,并进行适当按压,每穴每次按压2分钟,每天早、中、晚各1次。双侧耳郭交替进行。

4.穴位敷贴

中脘、足三里、胃俞。配穴:虚寒证加脾俞;气滞证加肝俞。治疗时用药(由丁香、干姜、白芷、吴茱萸、麝香等药组成)敷贴上述穴位,每穴0.2mL,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