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认识

(二)中医认识

1.病因病机

(1)风起动涌

《至真要大论》病机之首“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谓之理也。风者,善行数变,主动也;《内经》“风胜则动”之至理之名言。病者,像树;邪者,如风。然而风又可以分为内风、外风、不内外风等,可入六经八脉。起病有四者之说:一者,感冒反复,风郁邪扰,神明失调,则多动不安。二者,风邪入侵厥阴,肝风内动,将军之性,任性冲动。三者,风客淫邪,灼伤阴精,动风乱神。四者,多媒体设备使用频繁,小儿久视伤血,耗血伤肝,肝无所藏,进而血虚生风,风生则动甚。

(2)火起神乱

《景岳全书》:“凡狂病多因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诚东方实证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一半言火热也:“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多与动和神明逆乱有关。

(3)痰阻窍塞

痰者,百病之源,“鬼迷心窍”既是古代一俗语,更源出中医“痰迷心窍”一个术语。心窍者,清阳所布,神明所居,神灵所现。故能主宰人之思,体之动,言之出也。《景岳全书·杂证谟》:“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故病与痰之相关。”然痰之致病者,或因嗜食肥甘,痰浊上干,痰阻心脉,脑窍不开;或因过敏之体,痰饮内伏,窜逆心下,神明被扰;或患乳蛾热蒸,烁津为痰,痰热扰心,狂躁多动。此等皆生痰皆阻窍皆迷心也,故曰:窍欲开而痰不去。

(4)血弱心脾

神明者,心之所主;智聪者,血之所养。心血充盈,窍开明智,反之则神不灵门,魂不守舍也。凡病思虑伤脾,气血不足,心脉失养,健忘多动;或因脾虚不纳,贫血弄身,心脑失养,神明不健;或有久泄虫扰,阴血暗耗,血不养心,心灵浮躁。

2.辨证思路

(1)脏腑辨证

小儿“肾常虚”,肾中的元阴元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肾精尚未充足,肾气亦未旺盛,而生长发育迅速,阴精相对不足,故易出现阴阳失衡,阴不制阳,阳盛则多动的现象。若肾精亏虚,元神失养,可致注意缺陷;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旺,则可出现多动、冲动等症。《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为人体阴阳之本,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汇聚而成,精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又是肾阴的物质基础,肾阴是元阴,肾阳为元阳,肾精虚则元阴、元阳失调,元阴虚,元阳相对亢盛,阴主静而阳主动,阴静不足则阳动有余,故随ADHD疾病的发展出现多动、冲动等症状。

(2)经络辨证

ADHD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通过其行气血、营阴阳的功能维持着人体功能的平衡。一旦气血阴阳运行功能失常,机体可发生疾病,而解决的办法为“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即“菀陈则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