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为祛除病因、抗过敏和对症治疗。

1.西药治疗

(1)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首选镇静作用较轻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治疗。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伴有腹痛可给予解痉药物(如溴丙胺太林、山莨菪碱、阿托品等),脓毒血症引起者应立即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处理感染灶。

(2)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首选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一种抗组胺药无效时,可更改抗组胺药的种类,也可2种抗组胺药联用或交替使用。也可视病情联合应用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或曲尼司特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还可酌情选用羟氯喹、雷公藤总苷等口服。控制症状后,宜继续用药维持治疗,并逐渐减量直到停药。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多用于上述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3)诱导性荨麻疹

在抗组胺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荨麻疹可联合使用不同的药物。如皮肤划痕症可联合使用酮替芬或者UVA1及窄波UVB;冷接触性荨麻疹可联合使用赛庚啶、多塞平或进行冷脱敏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联合使用达那唑、酮替芬等;日光性荨麻疹可联合使用羟氯喹、UVA或UVB的脱敏治疗;延迟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物效果较差,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氨苄砜或者柳氮磺吡啶等治疗。

此外,荨麻疹都可以选用外用药物治疗,夏季可选止痒液、炉甘石洗剂,冬季则选有止痒作用的乳剂(如苯海拉明霜);对日光性荨麻疹还可以局部使用遮光剂。

2.中药治疗

(1)中药方剂

根据瘾疹的致病因素和病程,中医一般分为风热证、风寒证、肠胃湿热证、毒热炽盛证和气血亏虚证5个证型进行治疗。实证者以疏风清热、疏风散寒或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祛邪为主;虚证者以益气养血,固表扶正为主;虚实夹杂者扶正与祛邪并用。

(2)中成药

中成药的选用应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部分中成药无明确适应证型的可采用辨病用药。常用的有防风通圣丸、玉屏风散、肤痒颗粒、皮敏消胶囊、乌蛇止痒丸。

(3)外用中药

1)外洗 可选用具有祛风清热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水外洗皮损。常用浮萍、荆芥、地肤子、白鲜皮、飞扬草、蛇床子、苦参、生姜皮等药物。

2)外搽 可选用具有祛风止痒作用的中药溶液、软膏外搽。如1%薄荷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等。

3)熏洗 风团红、瘙痒明显者,可用马齿苋、白鲜皮等解毒止痒中药熏洗;风团淡白、皮肤粗糙干燥者,可用当归、茯苓、白术等健脾养血中药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