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慢性痛的临床研究

二、针药结合治疗慢性痛的临床研究

在慢性痛的治疗方面,针刺治疗的效果因具体病种而不同,似乎不如急性痛(例如术后痛)那么明确。针对慢性原发性疼痛,电针可以减轻纤维肌痛症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药物作用,NIH亦于1998年建议将针刺纳入该病的综合管理计划之中,而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则可能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腰背痛等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是全球最常见的致残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证据表明,对于膝骨关节炎和慢性下腰痛的患者,针灸确实可以短期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合理、有效的选择。但是,现有证据不支持针灸对髋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短期镇痛效果优于各种对照。颈肩腰背痛、膝部骨关节痛等,单纯针灸即可获取疗效,属于针灸的一级病谱,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种有效替代疗法。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增加针刺更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并作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策略,已经纳入了多个国家的医疗保险报销体系。慢性继发性内脏痛也是针灸的有效病种之一,如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针刺联合止痛药(布洛芬)对体征的改善作用较单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全面,可在多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癌性痛,属于慢性疼痛中的一种,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调查显示一半癌症患者癌痛级别为中重度,其中30%的重度疼痛难以忍受。世界卫生组织以“让癌痛患者不痛”为防治目标,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三阶梯止痛法,其中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体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体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体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该疗法虽然疗效确切,但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大,依赖性强且易耐受,造成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一项针灸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肺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共纳入9篇文献累计531名患者,分析结果表明,针灸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药镇痛总有效率、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用三阶梯止痛药,且能减少恶心呕吐、便秘反应的发生。此外,与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比较,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在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的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行为状态,在预防阿片类药物成瘾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