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2025年08月10日
(二)针灸治疗
1.选穴原则
主穴选用迎香、印堂、风池、合谷、足三里。对症配穴:鼻塞重配上迎香、上星、四白,涕多配阴陵泉、三阴交,头痛、眼痒配通天、攒竹,咳嗽配列缺、天突、肺俞。辨证配穴:肺虚配肺俞、太渊,脾虚配脾俞、太白、气海,肾虚配肾俞、关元、复溜,久郁化热者配曲池、大椎。
2.毫针刺法
常规刺法多为平补平泻;透穴刺法选用印堂、四白、迎香透鼻根,透穴时要求鼻根部及鼻腔内产生强烈的酸胀感或以流泪为准;针刺蝶腭神经节,注意因翼腭窝内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故针刺时宜少提插、多捻转。
3.灸法
常使用雷火灸、热敏灸、隔姜灸或者隔药饼灸。穴位选用:除隔物灸主穴用神阙外,其余基本与选穴原则相符。
4.耳穴贴压
选择耳的肺、脾、肾、肾上腺、内鼻、外鼻、交感、风溪、内分泌反应区,将王不留行籽或特制金属丸敷贴其上,嘱每日自行按压刺激穴位。
5.穴位注射
主要选择迎香穴进行注射。有文献报道选用的注射液有地塞米松、鱼腥草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
6.穴位敷贴
选择穴位大椎或大杼、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药物主要选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以7∶7∶4∶4调配打粉,用生姜汁调匀成较干稠膏状,可在平日敷贴,也可在三伏天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