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二)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有着较好的降压效应,现代研究已初步证实,针灸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针灸对心血管活动调节的最终中枢通路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的调节、对血管内皮相关的活性因子调节,以及直接通过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Reninangiotesin system,RAS)的调节等多靶点的综合调节效应,进而实现降压。

1.体针治疗

(1)主穴

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太冲。

(2)配穴

肝阳上亢配行间、侠溪;痰湿壅盛配中脘、丰隆;肾阴亏虚配太溪、肝俞、肾俞;心悸失眠配内关、神门;头痛头胀配印堂、太阳。

(3)方法

针刺得气后,根据证候虚实施以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严重者可以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2.耳针治疗

(1)选穴

降压沟、肾上腺、交感、神门、心、肝、肾。

(2)方法

每次选用3~4穴,毫针点刺或用王不留行籽压丸。

3.三棱针治疗

(1)选穴

太阳、耳尖、大椎、印堂、曲池、太冲。

(2)方法

多用于肝阳上亢及血压突然增高的患者,每次选用2~3穴,用三棱针点刺后,出血数滴,2~3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