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1.治疗方案
(1)以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为原则
由于传统针灸学中并无肥胖病这一独立的病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西医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法来针对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临床根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辅助检查来确定病因,对于胃肠实热型肥胖患者,在取主穴的同时,如果属自幼发胖(体质性肥胖)可加肾俞、三阴交;更年期肥胖,可加气海、关元;并发高血糖或糖尿病可加阳池、三阴交、然谷等。目前单纯性肥胖的针灸临床分型主要包括胃肠湿热及脾虚湿阻两种。针灸减肥的主穴是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天枢、关元、脾俞等6穴,辅穴是曲池、公孙、丰隆、中脘、支沟、气海、肝俞等7个穴位,取穴多集中于脾经、胃经、督脉膀胱经等。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出现了不进行辨证,针刺脂肪堆积部位的局部针灸疗法,中枢调控在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只针对局部的治疗方法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作用。
(2)取穴原则
取穴上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在针刺的第1阶段(1个月),根据辨证,取四肢肘膝以下的4~6个穴位为主,均取一侧,如对胃肠实热型,取左曲池、右合谷、左足三里、右上巨虚、左三阴交、右内庭穴进行治疗;第2阶段,加四肢肘膝以上穴位和背俞穴;第3阶段,加腹部腧穴或梅花针叩于背俞和血海等穴。如果在任一阶段已经取得疗效,则相对固定该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食欲增加,可配合耳穴埋籽,第1阶段的治疗勿使用腹部穴位。
(3)分阶段治疗
第一个治疗阶段为1~4周,该阶段取穴原则如上,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进针后行针导气,以患者得气及舒适为度,每10分钟行针1次,共行针4次。第二个阶段为4~12周,该阶段增加四肢肘膝以上穴位、腹部穴位及背俞穴,该阶段患者体重处于平台期,减重缓慢或存在体重反弹,应向患者交代清楚。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患者容易出现食欲增加,治疗上使用耳穴,取穴为饥点、内分泌、三焦、神门。第三个阶段为12周以后,这一阶段患者进入稳定减重时期,治疗效果良好。
2.经验治疗
(1)体针疗法
张慧敏等治疗肥胖患者40例,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天枢、外陵、臂臑、曲池、外关、合谷、风市、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等,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后,体质量、BMI、脂肪质量和体脂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冯骅等治疗超重56例,主穴:足三里、水分、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三阴交;配穴:胃肠实热加曲池、支沟、上巨虚、内庭,脾虚湿阻加阴陵泉、丰隆、太白、大横,治疗2个疗程后,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及各体围均有明显改善。周祥华采用腹部围刺加体针针灸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单纯性肥胖64例,总有效率达到90.6%,尤其对于胃肠实热型,有效率达100%。郭霞针刺治疗肥胖病患者45例,取穴:天枢(双)、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大横、腹结、中渚、曲池、支沟、丰隆、上巨虚、阴陵泉等,对体质量、腰围、腰臀比均有明显疗效,且与治疗前相比,CRP、TG、CHO、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王凌鸿治疗单纯性肥胖女性患者63例,采用俞募配穴健脾和胃、行气化湿,配以四肢穴位调和周身气虚、促进代谢,取穴上脘、中脘、关元、气海、天枢、大横、大肠俞、脾俞、肾俞、曲池、支沟、合谷、血海、三阴交、太冲,2个疗程后患者体重、腰围、臀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2)电针疗法
高飞等采用透刺加电针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取穴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天枢、中脘、水分、气海、关元、脂肪堆积部位阿是穴,发现男性组总有效率为97.29%,女性组总有效率为86.04%,提示男性组疗效优于女性组。周利平用电针治疗腹型肥胖患者63例,取穴水分、中脘、下脘、关元、大横、阴交、滑肉门、外陵、腹结、水道、梁门,治疗2周后,体质量和BMI均较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有显著区别。朱玉治疗单纯性肥胖病200例,针刺天枢、大横、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电针双侧天枢穴,体重减轻达5kg以上的占40.5%。王菊华等根据辨证取穴加电针的方法治疗产后肥胖19例,有效率达89.5%。
(3)穴位埋线
王艳丽等用透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1206例,主穴中脘、梁门、天枢、大横、阴交、章门、京门、丰隆、局部阿是穴,脾虚湿阻型加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热湿阻型加内庭、胃俞、大肠俞;气滞血瘀型加膻中、三阴交、肝俞、膈俞;脾肾两虚型加脾俞、肾俞、关元、次髎。研究发现透穴埋线减肥疗效和肥胖度基本成正比,即肥胖度越大疗效越好;同时疗效也和年龄有关,青少年的疗效比中老年疗效更好,提示埋线减肥疗效与正气强弱呈正相关。何丽娅等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患者30例,总有效率达93.33%,且TG、CHOL、LDL-C、HDL-C的改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说明穴位埋线不仅能降低肥胖指标,而且能改善脂质代谢。谷婷等采用腹针埋线治疗单纯性腹型肥胖,发现在临床疗效方面与常规埋线并无显著差异,但腰围、臀围、腰臀比跟常规埋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4)耳穴贴压
温月贤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产后肥胖患者31例,取穴腰、臀、饥点、渴点、皮质下、胃、神门、内分泌、三焦,并根据中医辨证加减穴位,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83.8%。林如意等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53例,取穴中脘、气海,双侧天枢、曲池、足三里、大横、脾俞、阴陵泉、丰隆,于双侧足三里、气海穴处行温针灸,发现观察组患者肥胖度、体脂百分率、BMI、VFA水平低于单纯针刺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单纯针刺组。李唯溱等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30例,取穴双侧的合谷、天枢、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及中脘、中极,并于合谷、足三里、天枢、中脘穴处施以温针灸,总有效率90%。王建军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总有效率达96.67%,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的66.67%。
(5)综合治疗
袁恺用腹背走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45例,耳穴取穴脾、胃、口、神门、三焦、内分泌、缘中、皮质下、小肠、肾上腺,并随症配穴,总有效率为91.11%,研究发现在减少腰围上观察组较针刺组更有优势,认为走罐可加强局部的基础代谢,促进脂肪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