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认识

(二)中医认识

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青春期肾精未实,肾气未充,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致使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继而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轻者经血淋漓如漏,重者血下如注似崩,病情迁延。或因“肾气应盛未盛,或劳伤心肝乃至阴阳失衡”,或因“脾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或因“血热妄行,发为崩漏”。

在辨证上要考虑到青春期功血肾精未实、肾气未充的病理特点。在治疗上要注意调整周期,培固冲任,以使月经恢复正常。

1.脾气虚型

主要证候:出血量多,色淡质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少便溏,小腹空坠,舌质淡,脉弱无力。

2.肾阳虚型

主要证候:出血量多或淋漓,色淡,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腰痛,小便清长,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3.肾阴虚型

主要证候:出血量少或淋漓,色泽鲜红,身体瘦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盗汗耳鸣,手足心热,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4.气滞血瘀型

主要证候:出血淋漓或突然下血量多,有瘀血块,腹痛拒按,瘀块排除后其痛稍缓,乳房胀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沉弦。

5.肝郁化火型

主要证候:出血量多,色深红,口干苦,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