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认识
2025年08月10日
(二)中医认识
1.病因辨证
根据RA的临床表现及病情演变过程,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痹证”“顽痹”“历节风”“尪痹”等“络病”范畴。
有研究参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中医虚证参考标准》《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拟定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得出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特点以湿热阻络型为主,其次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寒湿阻络型、痰瘀互结型及肝肾两虚型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辨证分型。
2.脏腑辨证
RA病变早期以风、寒、湿、热等实邪为主,迁延难愈,复感外邪,内舍肝肾,造成肝肾不足;或因湿热蕴结日久,暗耗阴精,亦可导致肝肾亏虚。
3.气血津液辨证
(1)气血亏虚
素体虚衰外邪侵袭是RA发病的重要条件,外邪阻滞气机,痰湿瘀血内生,日久亦可耗伤气血,使经脉失养,则肢体麻木,关节酸痛无力,甚者肌肉萎缩。
(2)痰瘀互结
痰、瘀既是RA的致病因素,又是其发病过程中的主要病理产物,并且持续于整个RA的病程中,二者互为基础,密不可分,痰是瘀的早期阶段,而瘀滞不通,亦可聚津为痰。临床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RA,发现补阳还五汤加减能有效降低RA患者炎性指标,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有效率高达88%(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