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二)针灸治疗

1.针刺

(1)取穴

内关、郄门、间使、神门、通里、合谷、曲池、乳根、足三里、丰隆、阳陵泉、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三阴交、太白、公孙、太冲、曲泉、中脘、鸠尾、膻中、风池、尺泽、委中、关元、太溪等。

(2)手法

每次辨证选取3~5穴,日针1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5天后可行第2疗程,共1~4个疗程。

2.热敏灸

(1)取穴

巨阙、天枢、丰隆、脾俞、心俞、肝俞、手三里、足三里、神阙、肾俞、胰俞、三阴交、太溪、太渊、气海、膈俞、关元、石门、下脘、交信、期门、神庭、气海、中脘、梁门、腰阳关、命门、涌泉。

(2)操作

采用热敏艾条,运用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等热敏灸手法,在易发区部位探查,激发患者经气感传,探寻热敏点,当被灸部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化感觉时即为热敏点,即可在该处施灸,每次可探查选取2~3个热敏点,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

3.穴位注射

采用丹参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注射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冲穴等,每次选两个穴位,每穴注射丹参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1mL,每日1次,交替选用其他穴位,30天为1个疗程。

4.耳针

(1)取穴

取皮质下、口、内分泌、心、肺、脾、肾、直肠下段等穴,或取敏感点。

(2)操作

先将耳郭用75%的乙醇棉球消毒,用探棒在所选穴位区域找敏感点,用短毫针或用0.5cm×0.5cm的胶布将单粒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贴压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天至少按压3次,每穴3~5分钟,至耳郭有胀痛发热的感觉为佳,双耳交替使用,2天换药1次,休息2天为1个周期,7个周期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