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1.西药治疗
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
(1)中枢兴奋剂类药物
中枢兴奋剂类药物能够减少ADHD儿童多动、冲动性和攻击行为,并改善注意缺陷。它是通过提高突触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利用率而发生作用的,其结果是强化注意的过程,增加对强化的敏感性以及行为抑制的控制。
1)哌甲酯 哌甲酯为苯丙胺类衍生物,是第一个由美国FDA推荐用于治疗ADHD的药物,是ADHD治疗的一线用药。国内主要有速释(利他林)、缓释(专注达)2种剂型。
2)苯丙胺 苯丙胺别名安非他明,哌甲酯无效或患儿不能耐受时,可选用苯丙胺。它为一种间接作用的拟交感神经药,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并使抑制过程易于集中,能使人清醒、解除疲劳、增强活动能力和有欣快感。此类药品主要有右旋苯丙胺、二甲磺酸赖右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等。
3)匹莫林 匹莫林别名苯异妥英,是一种温和的中枢兴奋药,强度介于苯丙胺与哌甲酯之间,目前国内已少使用。
(2)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药物
1)托莫西汀 为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它与哌甲酯是2016版《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托莫西汀无成瘾风险,滥用概率较低;对身高和体重无明显影响;不诱发抽动;24小时持续缓解ADHD症状;给药灵活方便。
2)可乐定 为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该药起初用于抗高血压。2010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盐野义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盐酸可乐定缓释片Kapvay,用于单用或辅助兴奋性药物治疗6~17岁儿童至青少年的注意力缺乏和多动症。这是FDA首次批准一种盐酸可乐定制剂。
(3)抗抑郁类药物
如丙咪嗪、舍曲林、氟伏沙明、安非他酮等。
2.中药治疗
(1)中成药治疗
治拟菖麻熄风片、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小儿黄龙颗粒、知柏地黄丸等。
(2)中草药治疗
中药治疗方面,以调理脏腑为主,健脾益气、平肝潜阳。以黄芪、黄精、茯苓、荷叶、陈皮、益智仁健脾理脾益气;生龙骨、生牡蛎、天麻、钩藤平肝潜阳;石菖蒲开窍宁神。由于多动症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在选药方面,应避开常用的金石类重镇安神药物,以免造成患儿肝肾损害及蓄积中毒;也不用虫类药物搜风平肝,以免患儿对异性蛋白过敏而影响疗效。(例如黄连温胆汤、莲子郁金汤、龙胆泻肝汤合逍遥散、二仙汤、归脾丸等成方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