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

1.西药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分为鼻用和口服两类,其中鼻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AR最有效的,为一线治疗药物,其对AR患者的所有鼻部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临床可用于轻度和中-重度AR的治疗,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疗程不少于2周;鼻用糖皮质激素对于中-重度持续性AR是首选药物,疗程4周以上。口服糖皮质激素为二线治疗药物,常常用于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中-重度AR患者,剂量按照患者体重计算,早晨顿服,注意其不良反应,老人、儿童,以及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2)抗组胺药

分为鼻用和口服两种,均为一线用药。口服用药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明显缓解鼻部症状特别特别是鼻痒、喷嚏和流涕,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但对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疗效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推荐每日使用1次,疗程不少于2周。鼻用抗组胺药疗效与口服抗组胺药相当甚至优于后者,特别是对鼻塞症状的缓解,且鼻用抗组胺药比口服抗组胺药起效更快,通常用药后15~30分钟即起效,故可用作过敏症状突发时“按需治疗”。一般每日使用2次,疗程不少于2周,有研究认为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起效快、疗效好。

(3)抗白三烯药

主要分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AR的一线治疗药物,其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口服抗组胺药,而且能有效缓解喷嚏和流涕症状,每天用药1次,晚上睡前口服,疗程4周以上。

(4)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为AR的二线治疗药物,对缓解儿童和成人AR的喷嚏、流涕以及鼻痒症状有一定效果,但对鼻塞的改善不明显。由于起效较慢,作用维持时间短,通常需要每天用药3~4次,口服或鼻内给药,疗程2周以上,还可作为预防用药,在花粉播散前2周左右开始使用,对季节性AR患者因花粉过敏而引起的症状发作具有缓解作用。

(5)减充血剂

为AR的二线治疗药物,常用的药物有0.05%羟甲唑啉和0.05%赛洛唑啉鼻喷剂,可快速缓解鼻塞,但对AR的其他鼻部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应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及疗程,一般每天喷鼻2次,每侧1~3喷/次,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

(6)抗胆碱药

鼻用抗胆碱药为AR的二线治疗药物,常用药物为异丙托溴铵,主要用于减少鼻的分泌物,对鼻痒、喷嚏和鼻塞等症状无明显效果。

2.中药治疗

①肺脾虚寒证使用温肺止流丹加减;②脾气虚弱证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③肾阳不足证使用金匮肾气丸加减;④肺经伏热证使用辛夷清肺饮加减。

另外,还有中成药玉屏风散可供选择,适用于肺气虚寒证及脾气虚弱证。同时可选用芳香通窍或健脾益气的中药滴鼻剂滴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