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1.西药治疗
(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还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2)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对该菌所致的肺炎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使用对呼吸系统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药物。
(3)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用氟喹诺酮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
(4)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药物。
(5)重症肺炎的治疗首选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联合、足量用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6)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可能为肺炎应立即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给药途径可从静脉转为口服。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天,大多数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h,且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①体温≤37.8℃;②心率≤100次/分钟;③呼吸频率≤24次/分钟;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0%或PaO2≥60mmHg;⑥能够口服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
(7)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进行评价。如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其原因可能有:①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③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④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⑤药物热,需仔细分析,做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8)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炎,则需用抗真菌或抗寄生虫药物。发热或疼痛症状严重者,可应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痰量过多时,可使用祛痰药物。
2.中药治疗
(1)外感风寒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等。
加减: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苏叶、生姜散邪;痰涎黏稠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祛其痰;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
(2)风热犯肺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化痰。
方药: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桔梗、杏仁、前胡、贝母、板蓝根、大青叶等。
加减:口干渴,舌红者,为热伤阴津,加麦冬、玄参、花粉、茅根;胸闷、舌苔黄腻者加藿香、佩兰、六一散、枳壳;咽痛甚者,加射干、玄参、青果。
(3)燥邪犯肺
治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
方药:桑杏汤。
组成:桑叶、沙参、杏仁、浙贝母、栀子、梨皮等。
加减:表证明显者,加连翘、薄荷;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茜草。
(4)痰热束肺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组成: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等。
加减:邪热壅肺、气喘显著者,可配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若痰黄如脓或腥臭,加鱼腥草、冬瓜子;若痰热伤津,加沙参、天冬、天花粉。
(5)痰浊阻肺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化痰。
方药:宁嗽化痰汤。
组成:炙麻黄、桔梗、杏仁、生姜、陈皮、枳壳、半夏、前胡、葛根、茯苓、苏叶、甘草等。
加减:痰郁化热者,加黄芩、芦根、连翘。
(6)肺胃热盛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通腑。
方药:宣白承气汤。
组成:杏仁、生石膏、瓜蒌、生大黄、浙贝、漏芦、连翘、甘草等。
加减:热盛津伤者,加沙参、麦冬、花粉以养阴生津。
(7)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方药: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沙参、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等。
加减:烦躁失眠者,加远志、莲子心、枣仁以镇静安神;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青蒿、鳖甲以养阴清热。
(8)邪陷心包
治法:清心凉营,豁痰开窍。
方药:清宫汤。
组成: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连心麦冬、水牛角尖等。
加减:热痰盛者,加竹沥、梨汁以清热化痰;抽搐惊厥者,加磁石、生石决明、钩藤以镇惊息风;高热不退者,加大青叶、板蓝根以清热解毒;神志昏迷者,加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9)邪陷正脱
治法:益气固脱,潜阳益阴。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附子、干姜、山茱萸、龙骨、牡蛎等。
加减:神志昏迷者,加石菖蒲醒神开窍;面色青紫者,加丹参、川芍以活血化瘀;汗多者,加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肢冷息微者加炮附子15g,急煎频服。
(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邪犯卫表,风温夹湿
治法:辛凉解表化湿。
方药:服用银翘散合藿香正气散。银翘散全方清凉走上,透邪外出,属辛凉之平剂,遵《内经》“因其轻而扬之”之理,故“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全方升散之力显著,兼以化湿祛邪。两方合用,辛凉透散祛邪,疏风而能散热,卫表之邪得散。
2)湿温郁肺
治法:辛凉宣肺,辟秽化浊,托里透毒。
方药:服用麻杏石甘汤合达原饮合程氏透脓散。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透邪外出之力更强,属辛凉之重剂;达原饮功擅辟秽化浊,外可通肌腠,内可近胃腑,专治疫毒内侵入里;程氏透脓散清凉透散,托毒外出,使肺内邪气得以外出。三方合用,辛凉透邪力猛,化浊祛湿之力亦著,辅以清凉托里,邪毒因势利导而有出路。
3)湿温热毒闭肺
治法:宣肺泄热,通腑祛邪。
方药:服用麻杏石甘汤合宣白承气汤。宣白承气汤由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组成。此阶段患者肺病及肠有弥漫走窜之势,故以麻杏石甘汤上宣肺热透达毒邪,宣白承气汤肺肠同治,通腑以降肺气,使温毒得泄,热去湿孤。
4)卫气营血俱病,湿热毒闭,弥漫三焦
治法:卫气营血同治。
方药:服用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加减而成,能够兼顾气分、营分、血分,邪气得以从内外出,又能走遍三焦解毒开闭。本期是疾病的严重阶段,由于邪气弥漫,故存在很多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