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优化神经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案
2025年08月10日
三、针药结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优化神经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案
神经免疫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长,因此患者对于治疗药物的种类、剂量的需求较高。目前许多临床一线用药的副作用较为明显,例如SSRIs会引起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包括铂类似物、紫杉烷和长春花碱等)会引起慢性疼痛,加重癌症患者对止痛药物的依赖性。虽然目前许多新合成的药剂副作用较小,但是存在价格昂贵、长期使用的风险尚未可知等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有报告指出,针药结合可以有效减少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例如,针刺结合SSRIs类药物舍曲林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舍曲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且针药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而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2018年的研究表明,电针通过激活坐骨神经CB2受体,抑制紫杉醇诱导的化疗后NLRP3炎性小体活化和Caspase-1、IL-1β成熟片段的产生,从而缓解化疗药物引起的疼痛。与之类似的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逆针灸”疗法可以有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IL-2等神经毒性物质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疼痛以及免疫状态。除了减少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外,针药结合治疗还能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长期服用吗啡类止痛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例如针刺结合温脾汤以及滋肾通关丸可以缓解胃癌患者长期服用奥施康定引起的便秘,除了直接针对药物的副作用外,针药结合还可以降低单次药物的摄入量,有效节约治疗成本的同时还减轻了药物副作用对患者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优化了神经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