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二)针灸治疗

1.选穴原则

(1)头部

头针选取的部位多为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相应的头皮区域,包括调节情感及思维的脑区。焦黎明等人采用头针法治疗300例焦虑症患者,其中治愈106例,显效138例,有效3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1.7%。方法:选取双侧精神情感区、双足运感区,常规消毒局部,以26~28号不锈钢毫针,沿刺激区迅速刺入皮下,然后快速推进至双侧精神情感区、双足运感区,深度约1寸,以每分钟200次左右的速度持续捻转1~2分钟,然后间隔1小时后再捻转1次,共留针2小时,然后快速起针。

(2)耳部

耳针选取的部位主要为耳甲区,耳甲区为迷走神经耳支分布。Taras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10名医学生在考试前接受了耳针治疗,其考试前焦虑较低了20%。方法:常规耳部皮肤消毒,针刺前针柄适当弯曲适应耳甲部的弧度,便于长时间留针。采用平刺的方法,刺入皮下,不触及耳软骨,避免产生疼痛感。针刺完成后用医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4小时,每日治疗1次。

(3)躯体部

体针选取的部位主要包括头颈部、四肢部以及背部。Nick通过针刺内关、神门以及太冲穴治疗20名慢性焦虑症患者,经过为期10周的针刺治疗后其焦虑评分显著降低。罗文政等观察靳三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经过6周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5-HT和血浆ACTH水平均显著改善。方法:取1寸针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向四周斜刺,使患者头皮有紧涩感或重胀感为度;内关、神门、三阴交均用补法。

2.治疗方案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直接“入脑”,焦虑症患者在督脉存在明显的压痛点,集中在T3~T7脊髓节段,因此治疗前,先通过脊推法触诊对督脉的压痛点进行诊断,压痛部位多包括神道、灵台、至阳及相关夹脊穴,触诊后进行毫针针刺治疗。具体方法:右手食指及中指并拢,以指腹接触皮肤,从大椎穴向下滑动并垂直方向均匀施力,记录督脉的凹陷、结节、压痛点等。触诊结束后,使用1.5寸针灸针直刺穴位,进针深度根据患者胖瘦而定,进针后行导气针法,小幅度高频率提插捻转,以患者舒适为度,行针1分钟后留针30分钟。